地道:“武宗要灭佛,实际上是与当今皇帝有关。当今宣宗皇帝是武宗皇帝的皇叔,其实也是皇位的竞争对手。武宗即位后,便想要铲除这个心腹之患。他打听到皇叔从宫中逃出后,隐入佛门,当了和尚。所以灭佛,就是为了追杀他这个皇叔,毁灭他的栖身之所。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却遭致沙门前所未有的一场劫难。”
妙灵道:“阿弥陀佛,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住持道:“灭即是生,生即是灭,世事轮回无常。灭佛的皇帝自己倒先走了,参禅拜佛的皇叔却成了当今皇上。”
她看了众尼一眼,连忙转了话题:“这事不提了,老衲也是道听途说,不可全信。出家之人,当以弘扬佛法为本,不可计较得失。老衲刚才说的,全当是闲话听了吧,不可再传。”她又对高翠兰道:“不过,妙灵师父,你还不知道,这次劫难,寺里也有两位师父没有躲过,她们年龄也大些,一个在路上圆寂;一个不愿意离开,在庙内归寂了。”众尼听了,便默默地诵起经来。
高翠兰对天恩寺还是有感情的,不要说这座寺庙专门为她所建,就凭自己在这里住了那么长时间,也有一种“家”的感觉。看到原来的沙尼大都回到寺中,心中自然轻松一些。有空便聚在一起,各自讲起离开天恩寺的经历。酸辣苦甜,悲欢离合,一年多的时间,居然演绎出多少故事来。高翠兰听了,甚有感悟,一时间忘记苦恼,重新过起了寺庙日子。
石佬也前来看过高翠兰,见她心情好了,也放下心来。便去与悟真等仙家交往,云游四方,想长长见识,学些神仙的本事。
光阴荏苒,转眼又是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大唐早已不复存在。到了五代十国,战乱频仍,经济崩溃,民不聊生。佛界又一次遭到危机。史称后周的第二代皇帝世宗柴荣刚刚登上皇位,便大规模抑制佛教。显德二年,颁布法令,各道、州、府、县,除少数有“敕额”者,可继续保留寺院外,其余一律停废,并勒令僧民全部还俗。天恩寺虽然是武则天敕建,但是则天皇帝去世后,就受到诋毁。唐武宗时代天恩寺就没能免去那次会昌法难,何况与后周已毫无瓜葛,怎能得到当朝的“敕免”?
高翠兰是唯一经历两场法难的沙尼,她听到消息后,便劝寺里的沙尼早作准备,寻找出路。自己也悄悄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