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俩人刚走过高墙甬道,迎面就遇到正要出宫的恭王。
恭王是二皇子,大皇子夭折后,他就是众多龙子中最年长的皇子。
在嫡出的瑾王伤残后,恭王成了太子人选呼声最高的皇子。
但皇帝对立太子之事搁置不议。
这些年倒也少有人再提及立恭王为继的话。
比武安伯略小几岁的恭王,看到他们父女俩匆匆入宫,不免脸生惊讶。
“你们怎这时辰入宫,可是出了什么事?”
看到他,父女俩都暗道巧了个大巧。
武安伯还算淡定的回应:“陛下传召,臣还不知是何事。”
把主动入宫说成被传入宫,就是不想回答恭王所问。
恭王听到是陛下传召,果然不多问。
“本王先行一步。”恭王要赶在宫门关之前出宫。
迟了,就要写道阐明滞留原因的折子了。
出了宫的恭王,询问宫门守卫:“武安伯是受召入宫?”
守卫愣了愣,老实回答:“是持令牌入宫觐见。”
恭王微闪了眼眸,武安伯为何要说谎?
心头起疑的恭王,不免神色不虞。
听到武安伯和其女入宫求见,还在批折子的皇帝笔画一歪,写丑了一个字。
这个时辰,这两人来,怕是没啥好事。
打算等会回后宫陪某个妃子用膳的皇帝,心头微叹,吩咐内侍:“传见。”
作为大晋君王,心烦事多也不能闭目掩耳。
进入御书房,父随女同获免跪待遇。
“陛下,臣有要事禀报,事关重大。”武安伯偷偷瞄了眼天子的神色,说得小心翼翼。
皇帝一听事关重大,心里就果然一声。
随即沉声挥退其他宫婢,只留最信任的杨公公在侧伺候。
“说吧,何事如此郑重。”
武安伯说前半段:“此次臣送外家出京回凉州,本打算送他们到宜化县就回转,因着臣的岳母实在伤情不舍,多送了一程到山原县才分开。”
“没想到会在山原县遇到丁忧在家的旧属赵良,赵良并非是偶遇臣下,而是一直在暗等可靠官员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