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自知之明,真是丢死个人。
他坦言:“伯爷是提携过我的上峰,你们别乱打主意,要是惹恼了他,别说你们,就是我也吃不了兜着走。”
赵忠顿时不满:“什么叫乱打主意,这叫把握机会,不争取,你怎知没有机会。”
刘氏也不悦:“就是,做人不能光想着自己,得为孩子们张罗张罗。”
她还举例:“方家原也不是大富人家,人家凭着一个女儿抓到机会入了王府做个小妾,就此飞黄腾达起来,难道你不想我们家也有这么一天么?”
伯府那二姑娘瞧着年纪不小,轮不到他们家了。
倒是那尊贵小公子和那长得很不错的小姑娘,说不定有机会。
儿子女儿任凭谁捞到一个对上眼,都是极好的跨越之路。
听得大嫂以方家为榜样,赵良嗤了一下:“武安伯府不是什么人都揽的恭王府,你们别异想天开。”
他透过花窗看向小院方向,即使听不清孩子们说什么,但他能看清自家儿子在拉他的堂哥走开。
而伯府的小公子护着那位漂亮小姑娘,怒目瞪着大侄子。
还惦记高门贵小姐,人都给得罪了。
若不是避免被人怀疑多想,他绝不会大张旗鼓的把伯爷往家里邀请。
让他们住在驿站,他在酒楼设宴款待才合适。
“人家不傻,京都门当户对的人多得是,有什么理由会看上你们的儿女,是大侄子比京都那些贵公子出色,还是大侄女比京都那些小姐漂亮?”
赵良看着想入非非的大哥大嫂,不禁摇头:“人贵在自知之明,别得罪了人还不自知。”
他投军十年,回来发现家里生变,人心也变了。
怪不得母亲会那么心灰意冷,话都不想多说几句。
安哥儿拉着善若回屋,见到父亲和二姐就说要回京都。
现在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