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视,心知肚明对方看自己都已不是当年的目光。
郑老夫人带着不深不浅的笑容说了句:“亲家母年事已高还千里迢迢来京都,真是辛苦了,快请进!”
郭老太太拉着女儿在各自儿媳的搀扶下,步入正堂。
坐定后才目光沉稳的回应:“辛苦是辛苦了点,但有个女儿嫁京都二十年都没回过娘家,老身自是要来看看自己的亲骨肉是死是活。”
出口如利刃,直刺人心。
郭氏悲痛的掩面而泣。
站在一侧的郑离惊暗道,外祖母果然威武!
料想到郭家婆子不好应付的郑老夫人,没想到她一入门就这般态度。
不由敛了些笑意叹气,“亲家母这话听来颇有怨气,但这些年君哥儿他娘有诸多迫不得已,还望亲家母多加理解才是。”
“我们理解了二十年,差点就白发人送黑发人,若不是有个福运加身的外孙女归家,老身只怕这会儿已经看不到自己女儿在喘气。”
郭老太太抻抻衣袖,状若平淡的说了句:“亲家母当年把我那出生才三天的外孙女扔去道观寄养,绝不会想到她会有大运气吧!”
“亲家母此言逆耳也。”郑老夫人收了最后一点笑意。
“当年送二丫头避居之事非老身故意,谁也没想到会遇到个名不副实的老道士,此事我们会追查到底,不会让那胡说八道害人吃苦的老道士好过。”
郭老太太一听这话就知道这歹毒婆子的心思。
当年是胡说八道,现在也可以说那老道士的任何话是胡说八道。
毕竟要人相信一个亲祖母会那样对待自己的亲孙女,不容易。
郑离惊其实也料到这祖母会打这主意,所以不急于公之于众。
等找到足够多的证据,自有她哑口的一天。
“既然您这么心疼您这孙女,我听我孙儿说,这十六年宁儿都被贪去大头寄养银又是怎么回事?”
尽管风尘仆仆,但郭老太太的气势不输人。
明摆着她就是为女儿一家讨公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