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玲不得不接受现实,她就是个小姐不会带出门的丫头。
幸好二夫人忙得脚不点地,没找她去问话。
因着准备婚礼之事,府里进进出出办事人多,伯府的几辆马车都使用上了。
冬葵去街口租了辆青篷马车来接小姐,对于不要求内饰高雅的人来说,也算方便。
在她们去往北城的路上,郑老夫人已经入到宫中,见到贞妃娘娘。
“姨母匆匆入宫,可是出了何事?”
贞妃娘娘年近四十,容貌保养尚可,但到底有了岁月痕迹。
如今陛下已经很少来她的凝翠殿,就算来也是坐一会就走,尽个面子情。
宫中年纪大的宫妃待遇都是这般,除了皇后。
郑老夫人使眼色让外甥女屏退左右后,才告诉她:“君哥儿在这月二十六大婚,昨日刚过了大礼。”
贞妃娘娘不禁惊讶:“怎会如此突然?”
不是说这婚事难成的吗?
“是很突然,所以都没来得及告诉你。”老夫人叹了口气,把家里这些天发生的事都告诉外甥女。
“再有十日就是正日子,你这里少不得要备份好礼。”
说着老夫人就掏出几张银票:“这里是两千两,用一半来备份礼就够了。”
习惯了姨母接济,贞妃娘娘接银票接得相当自然:“锦儿谢过姨母。”
她能入宫为妃靠的是姨母,这些年也是靠姨母接济在宫里才不算过得太寒酸。
真正的娘家吴家,能给她的帮衬太少,她也不与他们亲近。
姨母一家才是她最大依仗,所以情面得做好给别人看。
老夫人看着自己带大的外甥女,眼里都是慈爱:“无需说谢,只要你在宫里好好的,把荀哥儿教养长大,你就有好依靠。”
“嗯,这些日子荀哥儿用功得很,功课还得了太傅夸奖。”说到皇儿,贞妃娘娘脸上带上了笑。
她十六岁入宫,七年无所出,直到二十四岁那年才生下麟儿。
得此皇儿,她在宫里才有了些地位。
姨母也对她更好了。
听到外甥孙得了太傅夸奖, 郑老夫人也很高兴。
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