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脸上笑意淡去,“这么大的事就你们两个半大孩子去议,这成何体统?”
“宁姐儿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家,你可想过会影响她的名声?”
听得这话,郑离惊不免暗哂,祖母还能关心上她的名声,不敢当。
王氏也少了前头表现的爽落,抱怨道:“这事儿你们办得不地道,什么都不跟我们商量,突然就说要办婚宴,才十几天功夫准备,这不是要我转成陀螺来使么!”
郑绍君先回祖母:“祖母,这事孙儿没事前说是孙儿不对,但孙儿也是怕对方不同意咱们伯府会失面子,干脆低调行事。没想到戚家真能同意,这都是托了宁儿的福,没她,这事只怕成不了。”
“至于要婶娘辛苦也是逼不得已的事,若是婶娘真忙不过来,侄儿可以让我六舅母过来住一段时日,她定能帮上不少忙。”
外祖家的六堂舅今年到京入国子监为师,六舅母来过武安伯府探亲,算是外祖家有人在京。
郑绍君的话,让老夫人和王氏双双闭上嘴。
看看今日来登门的人就知道,为何戚家会改变主意。
从想退婚到愿意提前送女出嫁,是这眼看要炙手可热的二丫头起了关键作用。
这大孙子倒是挺会借势,老夫人无话可责了。
听到大侄子提他的六舅母,抱怨忙不过来的王氏也转了口。
“自家又不是没族人,倒不必劳烦外人来帮忙。算了,辛苦就辛苦点,敲出章程就好办了。”
看到婶娘如此,郑绍君一点也不意外。
倒是郑离惊听到有个六舅舅在京为官暗点了头。
大哥的婚事有母亲的娘家人跟进,母亲会省心许多。
指望这位婶娘尽心,怕是要生失望。
郑唯真和郑唯玥没想到她们还在为别人收礼心里不舒服时,别人不声不响的办成了件大事。
本来差点要挂白办丧事的家,竟然因为她要办喜事了!
郑唯真尤其不是滋味。
濒死的母亲活过来了,大哥也要娶妻了。
不过几日之间,峰回路转。
看上去都是好事,但她心里却并不得劲。
想到未来婆母要她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