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从各省的布、按中选。”
各省的布政使、按察使有统领地方的经验,挑个知兵的文官去,也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杨荣没有理解金幼孜,果断反对:“那怎么行,布政使与按察使哪个有领兵之才的?若是这么上奏,陛下说不准改派个镇守太监去呢。”
金幼孜心中暗叹了一声。
杨士奇笑道:“还是勉仁考虑周全,地方上没有合适的,只能从中枢中挑了。”
杨荣这才醒悟,杨士奇是想让自己出镇地方。
但杨荣自永乐以来,执掌内阁多年,也不是好与的人物。
他立即想出了对策,道:“总督之职,既管军,又管民,连藩王也无法制衡,权柄太大。交趾又山川相隔海外,我现在倒是觉得不可有总督之定制,将来若有哪一任有了不臣之心,又是天大的麻烦。”
金幼孜帮腔道:“总督之职,本就是为战后管束地方藩王、百姓、文武诸官所临时设立的差遣,确实不该常设,事毕即撤,才是正理。”
杨溥也支持他们俩的观点,既然交趾平定了,没有必要再派个安南总督了。
杨士奇黑着脸,罢了此议。但他自然是不甘心的,便只好再等别的机会。
两个月后,赵辉终于班师,他率两万人回内地,让兴安伯徐亨在此暂时留守。
登船的那天,码头上人山人海,挤满了各色美貌女子。
“我滴个神呐,怎么这么多美女。”赵辉在甲板上问铁阁。
铁阁吃惊道:“爷您还不知道?这么多美女,有一半都是来送您的。”
原来这些年轻女子都是来看赵辉的,只是听说他长得英俊又好色,希望能被赵辉看上,带回京师享受荣华富贵。
赵辉撇撇嘴:“我已经有许多姬妾了,我又不是肾斗士,再多来几十个,家里住不住得下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的肾可撑不住。”
不久之后,大军抵达南京,各军各还卫所,士卒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赵辉则北上回京师,找皇帝述职。
朱瞻基率领群臣亲自至大明门迎接赵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幸不辱使命,荡平贼寇,得胜归来。区区剿匪之功,当不得陛下亲迎。”赵辉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