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津渡没有这么大的汽车工业实力造出运输型的卡车,并且除铁路外的交通状况一塌糊涂。
卡车首先被后勤征用,种花家大部分的陆军运输纯靠海运和铁路运输。
步入初夏的顺顺港的清晨依旧寒冷刺骨,仲权紧了紧军大衣的扣子说道:
“老廖,消息封锁后机械化部队突袭盛京做好日寇得知情报的作战计划,
最近我们侦察机的起飞架次变多一定会引起日寇方面的注意。”
其实日寇在关外并未注意到营津渡和顺顺港的异动,军港内对日本人管控非常严格。
但真正阻碍仲权的却不是日寇驻守的武装,而是仲权从未想到过的自然天灾。
侦察飞机的两名看起来刚成年的女飞行员敲门进来,飞行皮革帽下的脸充满血色,
飞行员是一名少尉,观察员是一名空勤士官,少尉将手上的黑白照片交给仲权说道:
“总指挥,您看一下。”
图片上很明显的关外为抵御寒流围在一起建造的聚落式民居特征,
大家房子挨在一起这样冬天能互相挡风,保暖。
但照片很糊曝光度很高,仲权以为是士官没有控制好光圈的大小导致的,
然而第二张图片仲权才发现这是葬身于一片火海的村落。
廖怀安急切地问道:“日本人烧的?”
少尉摇头说道:
“我们尽量降低了高度在一片平坦的地面降落了。”
这时候的飞机轻滑跑距离非常短,营津渡飞行教程内允许技术好的飞行员可以选择迫降后再起飞。
“当我到村子旁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已经烧尽了也没有看到第二个人。
我们起飞后向北侦察也没有发现有军队行军的痕迹。”
这架飞机巡航速度速度为180千米每小时,
速度不算快也不慢,所以担任直线侦察的侦察班次,并不是按铁路沿线飞行侦察。
仲权打开作战地图,关外的地图非常简易并且从未更新过,大致位置少尉也不能确定,
只能大致标出位置,如果要更加精准的地图需要大量飞机侦察的人力和地面部队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