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获胜的谎言让英吉利的岛民们发现为什么死去的战士越来越多的端倪。
英方高层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他们认为无知的民众。
为了鼓舞士兵士气、争取国内支持,在报纸上编造德军暴行,还夸大自己战果,
仲权拿着英吉利在沪城开办的报社发出来的报纸上德意志被赋予怪兽的模样,
英吉利呼吁种花家的平民也与自己的国家一样反对德意志的恶行。
仲权哼了一声说道:
“对战争的伤亡轻描淡写,却把战争宣传得很美好,让民众去支持战争,
用欺骗来改变种花家对德国人的看法,无耻的英吉利为了自己庞大的利益脸都不要了。”
向冲绳的一名上尉下达开办海军部报社的命令。
仲权视察甬州港的船坞内来自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的德意志工程师的工作进度,
他们比塘州港培训过的造船工人要急得多,这些工程师是日耳曼人并非犹太人,
再急他们也记得营津渡一直都在无条件地向德意志本土输送着物资。
德意志这一批战列舰设计蓝图牺牲了火炮利用率和火炮的可用射界,
在控制舰船的重心前提下尽可能的加大水线位置装甲的厚度和穹甲的结构。
克虏伯和西门子公司在甬州建厂仲权负责了全部费用,并且在甬州港旁边同胶州湾一样设立了德意志街。
战争之王是火炮而火炮之王是克虏伯的道理让仲权此时不得不做出这一系列的决策。
仲权想让克虏伯变成营津渡军工产业的核心发动机。
防鱼雷网已经架设在战列舰的两舷,德意志提前为这四艘排水量相差无几的舰船取好名字:
赫尔戈兰号、东弗里斯兰号、图林根号和奥尔登堡号。
海军部会议上当谈及对沪城的看法时,大多数的军官对仲权选择塘甬之地而不选择沪城表示不解,
仲权没有多做解释,只是表示政治与外交上的关系,营津渡的部队无法驾驭这座城市。
并且仲权说出一句让军官们毛骨悚然的话语:
“你们是军人,不是政治家,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