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事同时也受到了阮思萱和何蜀江的疑惑,
仲权做出了解释:
“很简单,自古以来不重视海军的是法兰西,不愿给予海军多一些的军费所以他成为了英吉利的小弟。
然而现在的法兰西重视陆军,你看看被德意志揍得鼻青脸肿的。”
阮思萱说道:
“这单纯就是法兰西当下的高不成低不就罢了,这和海军经费少于空军经费有什么关系?”
其实坐在后面的陆航的一名少校也不明白为什么仲权一直重视空军。
仲权发现即使在当下的营津渡保守派思想可能是大多数人内心的一块看不见的基石。
与仲权一样遭遇的还有一名美军上校,上校主张发展独立空军并强调空军的主导作用抨击了保守派。
仲权还是庆幸自己可以控制整个营津渡的军费调配,拥有最后的决策权,
刺激海航发展要大于大于单纯的钢铁巨舰。
种花家不像德意志,绵延的海岸线和陆地界限需要所有军种的资源的同时调配,
诚然,军费的分配比例取决于种花家的地理状况。
虽然营津渡只是海军,但海军陆战队和陆航海航缺一不可。
仲权的想法便是如若陆航一旦步入航空产业的成熟便改为独立空军与海军同级。
并不是是表面上作为子单位隶属于陆军与海军。
“欧战已经把空权的支援作用显现出来,并且辅助航空也要担任战场侦察救援的职位,
如若不能主宰自己的领空,我们将会失去对所有兵种行动的自主性。”
仲权再次做着无力的解释。
由于欧战飞机并未对胜利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营津渡的大部分官员并未对仲权的想法有支持想法,
但有一位陆军少校却找到了仲权。
这名少校在军官学院出来时便被安排到了营津渡的机场地勤,每天看着冯如团队的内燃机研发,
并且看着航空事业在冯如的手中一点点崛起。
仲权强撑着困倦的脑袋倾听着少校的说法,但听到这名军官说的却是航空产业与商业的关系。
仲权摇摇头以示以现在营津渡的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