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纳入水师编制。
简单了解这些学生对港口内俾斯麦的看法,他们对俾斯麦的高评价让仲权摇摇头,
但是有个学生独特的看法吸引了仲权,
这名学生叫沈葆光,他谈到俾斯麦这艘战舰之所以能碾压倭寇是因为德意志的军工要求是对标英国,
面对英国的快速舰,俾斯麦非常慢,机动性差,并且因为火力达到要求,导致船体狭窄等各种毛病,
沈葆光对军舰的了解让仲权另眼相看,询问得知他原本打算一直留在英国学习机械,但是他看到营津渡,
看到了华夏的未来。
这些学生正在德国购买的汽轮机,现在水师军费充足,要想研发出适合舰船使用的大型动力系统只是时间问题。
冯如已经在实验仲权给他的图纸设计出来的飞行器,内燃机的制造每天都在困扰着冯如,
仲权对他说如果需要去美国学习内燃机的相关研发,去其父亲仲桦那里拿出差经费即可,
对飞机的研发投入的人才是最多的,一大批学生每天都在仲权划出的巨大空地上看着机械故障冒出的青烟发愁。
在父亲口中了解到火力发电厂已经有两座正在运行,保障隔壁的炼钢熔铁厂的正常运作与整座城的军事用电,
根据在美国购买的初代电灯仿制出初代的电灯,首先配备在凿山建造的船坞内,
因为船坞的建设是凿山工作,白天环境也需要灯光支持,码头内的工人不多,
现在最主要的研发工作还在瓶颈期,平时也就是对俾斯麦的检修工作
仲桦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仲权身后,询问仲权打算什么时候把蒂娜接过来,
老父亲很想看自己儿媳妇到底什么样,仲权摘下军帽拿出帽子里的照片递给父亲,照片的背面德语写着“我想你”
“这姑娘,脸上有雀斑啊”
仲权站在军港码头里面望着船坞口外面的海,没没在意父亲奇怪的关注点,对父亲说道:
“等德意志爆发战争,不再安全的时候“
父亲仲桦还在念叨:
“行,儿媳妇挺好,就是有点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