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关外仲权不担心部队的作战素养,冲绳的报刊编辑文职上尉已经抵达东京。
在日本的情报收集工作难度远高于在欧洲,只有十分了解日寇文化才能不引起日寇这个民族团结性超强的国家。
过人的语言天赋只是成为潜伏在日寇内部的初级门槛,仲权到达顺顺港的时候并没有收到日寇海军出海的迹象。
第一批运兵船和货船在营津渡出发在顺顺港的白玉山塔下的深水海湾抛下船锚,
海湾内停泊着一艘巨大的战列舰和数艘炮艇。
战列舰四周挂着两层防鱼雷网,
水面上的鱼雷艇上两发待发鱼雷上反射着夕阳的余光,好似在展示着种花家港口的实力。
战列舰的防鱼雷网打开,战列舰上的小龙门吊将钩锁挂在鱼雷艇之上。
营津渡陆军新编第1师背着单兵装备和制式步枪在舰船之上来到岸上,
蔡棘去欧战后仲权便改掉了远赴欧战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番号,成为远征军第一陆军和远征军第一海军陆战队。
庞大的抚恤金的流水营津渡还是负担的起的,
仲权担心的是等战后原本有些番号的建制还能剩下多少有作战能力的士兵。
仲权乘陆航的飞机在塘州起飞于胶州转机后抵达顺顺港,何蜀江走水路还在海上漂荡,
已经在西门子公司合作修建之下完成海上钻井平台的廖怀安已经抵达顺顺港。
浑身仍旧散发着淡淡石油味的廖怀安看着自信满满的仲权指着沙盘上的珲春厅:
“少爷,日寇在关外的驻军是第二师团和6个独立守备大队,但兵力分散聚集驻守在交通要道。”
珲春这名字唐朝便有,元朝的《金史》里就提到它可能是是满语 “浑蠢” 的音译,
意思是 “边陲”。
在这个重要的位置日寇驻守了一整个独立守备大队,并且铁路线路连接着黑龙江的日寇第一师团总部。
珲春是最靠近海参崴的边防城市,顺着高丽的边防线即可抵达,
兵力上分散的关外守军不敢对顺顺港轻举妄动。
新编陆军第一师装配了大量自行车与挎斗摩托车组成机械化步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