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报整合发给廖总督,内容包括所有的战斗细节,
些许夸大俾斯麦的作战实力,
仅仅是为了让廖总督在递给兵部尚书孙泓彰的捷报上获得更多的白银支持。
淡淡的煤油灯下,孙泓彰花白的山羊胡随着时不时抬起的身躯晃动着。
没有经过通传廖总督便火急火燎的闯入房中,边走边喊:
“孙尚书,孙尚书,捷报,东大洋捷报”
孙泓彰并没有抬头说话,依旧低头接着灯光批改着手中的文书,廖总督见状就在一旁等着,
半晌,孙泓彰依旧低着头说道:
“说过多少次,廖总督你的性子还是如此急躁。”
廖总督冲着尚书作揖,
孙泓彰不紧不慢的接过廖总督呈上来的捷报,
问道:
“这是那个新上任的副总督,铁甲舰哪里来的,他又是在哪儿学的打仗?”
孙尚书本以为仲桦的儿子是个花瓶,便说道:
“仲桦养了个好儿子啊。”
廖总督如实答道:
“铁甲舰是仲副总督在德国留学时弄来的,当时臣去接铁甲舰回国的时候,仲副总督还给了方便。”
“让他来见我。”
廖怀安退下后给宁海港的仲权发了电报。
俾斯麦还在宁海港检修,副舰长统计伤亡情况,死6名水兵,不同程度受伤三十余人,收到廖怀安发来的电报:
“兵部尚书令:八百里加急速来京城。”
仲权收好电报后,吩咐副舰长迅速结束检修,立即启程回营津渡,
借着夜色上了马。
仲权可不想丢掉职位和权力,来不及中途休息,一天一夜的跋涉,更换无数匹马,第二次进了京城。
孙泓彰急着见仲权,早早就在城门外临时搭了凉亭,见到仲权时,看着仲权的新水师服装,下马朝自己敬礼,
孙泓彰毕竟是兵部的总头头,没有对那些累赘的封建礼节有太多要求,对这个年轻人的第一印象更像西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