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里正知道儿子是绝对不会跟他说谎的。
在看向平时和自家儿子出海打渔的那几户族人,他们船上的鱼也比平时多,这好像是一次大丰收。
他看了眼正在跟儿媳挑活鱼和区分鱼类的叶苏念,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里正,村里有没有牛车送这些鱼去县里卖?”叶苏念突然出声打断了赵里正的思考。
赵里正闻言,眉头一皱,牛可是贵重的牲畜,他们村里也只有三头牛而已,平日里可舍不得用。
但他家是有骡车,可平时都是一个儿子去打渔,一个儿子就赶骡车拉客,所以这会骡车不在家。
不过,“他九叔公家有个大平板车。”
只是那大板车需要人力拉。
刚好赵大力他们也要去码头卖鱼,能拉得动。
叶苏念一听有板车也行,给了帮她们一起分鱼的大婶们一人两条鱼作为感谢后。
她便和许香云一起提着鱼桶到村口。
村里听到消息赶来的村民们,看到叶苏念轻轻松松把一大桶鱼提到村口时,都不禁瞪大了双眼,想不到这瘦瘦小小的人,竟然有这么大的力气。
其实不是叶苏念力气大,她只是能利用一切水的东西,来帮助自己减轻重量。
而她这会这么高调,也是有原因的。
就是为了震慑那些心怀不轨和眼红的人。
等把所有鱼桶装上板车后,赵里正叫了几个同族的侄子帮叶苏念他们一起把板车推上坡。
之后就是赵荣强在前面拉,叶苏念他们几个在后面推。
本来赵大力他们想说不用叶苏念帮忙推的,可看到她刚才露的那一手,便默默地不在吭声。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错觉,第一次觉得推车不仅不累,脚程还快了不少。
从阳水县的东门出去两里就是码头。
码头上不仅有船只往来运客或载货,还有前来挑新鲜货的酒楼掌柜,也有为自家主子采买稀罕货的管事,更有特地来此收购海鱼运到府城贩卖的商船。
所以码头上人流量不小。
辰正(8点),这个时间段的渔民都刚从海上回来,或是刚从村里出发,这会码头上卖鱼的渔民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