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过后,大宋在东北的统治愈发稳固,百姓听闻此事后,对曹琦的敬佩和信任达到了顶点。
然而,曹琦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深知北方脱离汉族统治已达百年之久,胡化严重,要想彻底掌控这片土地,自己的改革举措还远远不够,必须在北方持续深耕,积蓄实力。
曹琦上书朝廷,请求将南方的流民和囚犯迁移到北方,将东北设为与海南类似的流放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琦在东北的治理成效日益显着。
在农业上,他大力推广从中原引进的先进耕种技术,亲自指导农民改良土壤、合理灌溉,并组织人力物力兴修大量水利工程。农田灌溉得到极大改善,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增长。往昔荒芜的土地如今生机盎然,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诉说着丰收的喜悦。粮食产量的提升不仅让百姓安居乐业,更为曹琦扩充军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商业领域,曹琦积极与朝廷沟通协调,争取到一系列有利于东北地区商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他亲自带领官员详细勘察交通路线,开辟多条连接中原与东北的便捷商路。为保障商路安全畅通,增派大量士兵巡逻守护。在他的努力下,东北地区与中原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市场上商品丰富多样,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商业的繁荣带来丰厚税收,这些财富都被曹琦暗中积攒,用于购置武器装备、招募更多士兵 。
但曹琦并未满足于此。他明白治理一方土地,文化融合与传承同样关键。于是,他在北方大力兴办教育,聘请学识渊博的夫子任教,鼓励各族子弟入学读书。
历经三年艰苦努力,曹琦彻底将北方掌控在手中,成功打造属于自己的坚实基本盘,实现了南北的全面打通与融合。
如今,北方划分为九路,各个路之间政令畅通无阻,与刚接手时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燕京的府衙内,曹琦正在研读一封信,是三哥曹象所写。信中除了一般的问候,重点提及父亲曹彬的身体每况愈下,希望曹琦尽快赶回主持大局。
曹琦读完信,陷入沉思。片刻后,他决定回到南方,一来探望父亲,二来借此机会看看天下局势,顺便也去陈桥驿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