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人员身着轻便的太空服,在低重力环境下轻盈地穿梭。他们手持特制的工具,对部件的连接处进行细致的检查和初步固定。由于月球的低重力,他们的动作显得有些飘忽,但却熟练而有序。“注意螺丝的拧紧力度,在低重力下,力度过大会导致部件变形。”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提醒着年轻的工作人员。
当第一个正六棱体部件成功固定后,紧接着,其他部件也陆续被安装到位。每一次对接,都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偏差,在后续的使用中都可能引发严重问题。经过数小时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第一个六棱体居住仓的雏形逐渐显现。
而对于植物培育仓的组装,过程更为复杂。植物培育仓不仅需要精准的结构拼接,还需要安装各种专业的培育设备。在另一个组装区域,技术员们正在小心翼翼地安装光照系统、温度调控系统以及养分输送管道。
“这个光照模块要安装在特定角度,确保植物能均匀受光。”技术员陈宇一边比划着,一边和同事们将巨大的光照模块固定在培育仓内壁。“温度传感器要安装在这个位置,才能准确监测仓内温度。”另一位技术员补充道。
在组装的同时,物资运输部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丝毫懈怠。他们操控着无人运输车,将组装好的六棱体居住仓和植物培育仓运往月球地下溶洞。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车的导航系统时刻与基地控制中心保持联系,确保运输路线的安全和准确。
“运输车已进入溶洞区域,注意周边环境,缓慢行驶。”运输队队长通过通讯频道提醒着。在溶洞内,光线昏暗,运输车的大灯照亮了前方高低不平的道路,四周的石壁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神秘而冷峻。工作人员们全神贯注,操控着运输车,将仓体准确地放置在预定更换位置,等待进一步的安装和调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月球基地的工作人员们开启了紧张有序的工作。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火箭如离弦之箭,一次次划破苍穹,将新的植物培育仓和人员居住仓运往月球。在未更换区域,工作人员们身着厚重的辐射防护服,行动迟缓却小心翼翼地开展各项工作。防护服密不透风,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闷热与潮湿,汗水湿透衣衫,模糊了视线,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
而在太空公共聊天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