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晋元帝即位后,对王导感激涕零,信任有加。他曾感慨地对王导说:“卿,吾之萧何也。”并任命王导为丞相,执掌朝政大权。
在王导的辅佐下,东晋政权开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政治上,王导主张“镇之以静,群情自安”,采取宽松的统治政策。他选拔人才不拘一格,注重德才兼备。在一次选拔官员的考试中,有一位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脱颖而出,王导力排众议,给予他官职,让他有机会施展才华。经济上,东晋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显着发展。丝织业方面,江南地区的丝织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上乘的质量闻名遐迩,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需求,还远销海外。造船业也十分发达,东晋的船只不仅用于内河运输,还能远航至东南亚等地。建康的市场更是繁荣昌盛,贸易种类繁多,货币流通顺畅,来自各地的商人汇聚于此,买卖商品,交流信息。军事上,王导积极支持祖逖等将领北伐,他为祖逖筹备粮草、招募士兵,尽管北伐最终未能取得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保障了江南地区的安全。
然而,东晋政权内部的权力斗争悄然拉开了帷幕。随着王导、王敦兄弟权势的日益增大,“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这引起了晋元帝的猜忌和不满。晋元帝时常在宫中与亲信刘隗、刁协等人商议,如何削弱王氏家族的势力。他认为,王氏家族权力过大,已经威胁到了皇权的统治。
王敦对此极为不满,他自恃为东晋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受到晋元帝的猜忌和打压。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终于在永昌元年(公元322年),以“清君侧”为名,在武昌起兵,率军东下,进攻建康。
王敦起兵的消息传来,晋元帝大惊失色,急忙调兵遣将进行抵抗。但东晋军队在王敦的进攻下节节败退。王敦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攻城略地。晋元帝看着前线传来的战败消息,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在这场政治危机中,王导的处境艰难万分。他与王敦是血脉相连的兄弟,有着深厚的亲情和紧密的利益关联;但他作为东晋的丞相,又肩负着维护东晋政权稳定和皇帝权威的重任。王导陷入了痛苦的挣扎之中,他无数次在深夜中辗转反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