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匹也跑散了几匹。他们相互搀扶着,在沙漠中艰难地寻找着失散的马匹和物资。就在他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堂邑父突然发现了远处有一群野骆驼。他强打精神,拿起弓箭,悄悄靠近,一箭射中了一只野骆驼。两人喜出望外,连忙跑过去,喝着骆驼血,吃着骆驼肉,暂时缓解了饥渴。
经过数十天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走出了沙漠,来到了大宛。大宛的都城高大而壮观,城墙在阳光下闪烁着古朴的光芒。城门口,守卫们身着铠甲,神情威严。走进城中,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商人们叫卖着各种奇珍异宝。大宛的建筑风格独特,房屋大多用石头和木材建成,屋顶呈穹顶状,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城中的集市热闹非凡,摆满了来自各地的商品,有色彩斑斓的毛毯、锋利的刀具,还有各种香料,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大宛国王早就听说过汉朝的富庶和强大,对张骞的到来十分欢迎。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大宛国王设宴款待张骞。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有香气四溢的烤肉,还有甘甜多汁的水果。宴会中,大宛的乐师们演奏着欢快的乐曲,舞者们身着绚丽的服饰,翩翩起舞。张骞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希望他能帮忙将自己送到大月氏。大宛国王欣然答应,派了向导和翻译,护送张骞等人前往康居,再由康居转送至大月氏。
当张骞终于抵达大月氏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为震惊。这里的风土人情与汉朝截然不同,人们的服饰色彩斑斓,样式独特,男子大多穿着宽松的长袍,腰间系着精美的腰带,女子则戴着华丽的头饰,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他们的语言也如鸟鸣般清脆婉转,难以听懂。大月氏人在新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已经过上了相对和平稳定的生活。他们的领土肥沃,物产丰富,农田里麦浪翻滚,果园中果实累累。对再次与匈奴开战,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张骞拜见了大月氏国王,诚恳地表达了汉朝希望与大月氏联合抗击匈奴的意愿。然而,大月氏国王却面露难色,他告诉张骞,虽然他们对匈奴的仇恨刻骨铭心,但如今的大月氏已经远离匈奴,生活富足,不想再卷入战争的漩涡。而且,他们对汉朝的实力也心存疑虑,担心联合汉朝对抗匈奴,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灾难。
在大月氏的朝堂上,气氛紧张而压抑。张骞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