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赋无缺,朝觐以时,若有违逆,天地共诛。”在分封仪式上,周天子端坐在朝堂之上,面色庄重而威严。他手持象征着土地和人民的茅土,缓缓递给诸侯,同时口中念念有词,将天子的期望和重托一并传达给诸侯。诸侯们则跪在丹墀之下,双手接过茅土和礼器,额头触地,声音洪亮地宣誓效忠。那宣誓之声,仿佛能穿透云霄,向天地昭示着他们的忠诚和担当。
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联,如网之纲,如屋之梁。嫡长子继统,为大宗之主,百世不迁;余子分封,为小宗之君,五世则迁。大宗率小宗,小宗拱大宗,家族有序,亲疏有别。周天子乃天下大宗,诸侯于国为大宗,于周为小宗,如此层层相系,周室之统,如磐石之固。在王室家族中,每一代的嫡长子都被视为家族的核心和传承者,他继承着家族的爵位和财产,肩负着维护家族荣誉和延续家族血脉的重任。而那些余子则被分封到各地,成为小宗之君。他们虽然在自己的封国内有着较高的权力和地位,但始终对大宗保持着尊敬和服从。在家族内部的各种祭祀和重要活动中,大宗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小宗则在一旁协助和配合,共同维护着家族的和谐与团结。
然管叔、蔡叔,以周公辅政为忌,遂与武庚勾结,兴兵作乱,是为“三监之乱”。管叔心怀怨望,他原本以为自己作为王室宗亲,理应在周室中拥有更大的权力和地位,可周公旦的辅政让他的梦想破灭。他觉得自己被周公旦压制和忽视,心中的怨愤如火山一般即将喷发。蔡叔原本对周公旦就心存疑虑,此时又被管叔的言语所蛊惑,不明就里地就与管叔站在了一起。他们受殷纣之子武庚的蛊惑,武庚妄图借周室内乱,重温殷商旧梦,他四处奔走,联络殷商旧族,宣扬复辟思想,鼓动他们共同反抗周室。叛军起于东土,一时烽火遍地,人心惶惶。
周公闻变,镇定自若,谋定而后动。他深知此时不能慌乱,否则周室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先颁文诰,昭告天下,述叛乱之不义,明周室之正统。其文辞恳切,义正辞严:“今管蔡武庚,逆天而行,乱我周室,陷民于水火。孤受先王遗命,辅弼幼主,岂容此辈猖獗。凡我周民,当明大义,共讨逆贼。”那文诰犹如一道闪电,划破黑暗的夜空,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正义与邪恶的界限。他还派人四处张贴文诰,让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