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听荀彧剖析局势,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曹操诚恳地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操如梦初醒。还望先生能留在我军中,助操一臂之力。”荀彧见曹操求贤若渴,态度诚恳真挚,心中颇为感动,当即答应:“承蒙将军厚爱,彧愿效犬马之劳。”
又过几日,曹操正在校场观看士兵操练,有人前来禀报,说有一位自称郭嘉的年轻谋士求见。曹操立即传令接见。郭嘉走进校场,只见他身材修长挺拔,面容白皙如玉,眼神中透着一股洒脱与不羁。曹操见他气质不凡,心中好奇,问道:“先生前来,有何见教?”
郭嘉也不客套,直言道:“将军欲讨董卓,想必深知其中艰难险阻。董卓麾下兵多将广,而且有吕布等猛将相助,若正面交锋,恐怕难以取胜。依嘉之见,将军应当避其锋芒,先发展自身实力。如今各方势力割据一方,相互观望,将军可趁机招揽人才,训练士兵,等待时机。待董卓内部出现裂痕,再一举出击,必定事半功倍。”
曹操听后,不住点头,心中暗自思忖,郭嘉的见解与自己平日所想竟有许多契合之处,此人思维敏捷,不拘一格,实乃难得的人才。他笑着说道:“先生高见,与我所想不谋而合。操正愁无人相助,先生来得正是时候。不知先生可愿留下,与我共图大业?”郭嘉大笑道:“能与将军一同驰骋天下,乃是嘉之幸事,岂有不从之理!”
随着贤才陆续来投,曹操营帐内时常灯火通明。众人围坐,依照东汉礼仪,晚辈先向长辈行礼,随后曹操抬手示意,众人开始热烈商讨天下局势,精心谋划战略战术。曹操总是虚心听取每个人的意见,与他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而融洽。但有时,不同的观点也会引发激烈的争论。
这日,在讨论下一步行动方向时,荀彧主张稳扎稳打,先巩固周边防线,逐步扩大势力范围:“如今我军根基未稳,应先确保陈留及周边地区的安定,囤积粮草,训练精锐,待实力充足,再图进取。”郭嘉却提出不同看法:“兵贵神速,如今董卓自恃强大,防备必然有所松懈。我们可挑选精锐,奇袭其粮草辎重,挫其锐气,打乱他们的部署,而后趁乱出击,必能事半功倍。”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营帐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曹操眉头微皱,在营帐中缓缓踱步,心中权衡着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