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吏治。于是,他重用狐偃、赵衰、先轸等贤能之士,推行一系列改革举措。赏赐追随自己流亡的臣子和有功之臣,以安人心;整饬官场,选贤任能,罢黜奸佞;重视农桑,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队战斗力,组建精锐之师。晋国在晋文公的悉心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渐呈复兴之象。
不久,周襄王因王子带之乱,向诸侯求救。晋文公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既可借此树立晋国的威望,又能赢得尊王的美名,遂迅速出兵勤王。晋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迅速平定了周王室内乱,周襄王对晋文公感激涕零,晋国的国际地位因此大幅提升,声名远播。
此后,晋文公将目光投向了南方的楚国。楚国在楚成王的统治下,国力强盛,不断向北扩张,对中原诸国构成了巨大威胁。晋文公深知,若要成就霸业,必须与楚国一较高下,一决雌雄。于是,晋楚两国在城濮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战前,晋文公心怀忐忑,召太卜郭偃占卜此战之吉凶。郭偃斋戒沐浴,净手焚香,而后虔诚地取出龟甲,置于火上灼烧。随着龟甲的裂纹逐渐显现,郭偃面色凝重,仔细端详许久,缓缓说道:“龟纹纵横交错,形似朱雀翔于天际,此乃大吉之象。上苍示我晋军,此番出征,将得天时之助,士气大振,必能克敌制胜,成就霸业。”文公闻之,心中稍安,然亦知战争胜负非独赖占卜,仍与诸将悉心谋划战略战术,不敢有丝毫懈怠。
晋军行至城濮,扎下营寨。晋文公依此前与楚成王的承诺,下令晋军退避三舍,以避楚军锋芒。此举看似示弱,实则是晋文公的深谋远虑之举。一来可彰显晋国的诚信与风度,二来可使晋军占据有利地形,且能麻痹楚军,使其骄纵轻敌。楚军统帅子玉却误以为晋军怯战,得意洋洋地率军追击。
晋军早已严阵以待,待楚军进入埋伏圈后,先轸一声令下,晋军两翼迅速包抄。左翼以狐毛、狐偃率领的上军为主力,佯装败退,引楚军深入;右翼则由栾枝、胥臣率领的下军组成,他们以虎皮蒙马,突然向楚军侧翼发起冲击,楚军战马受惊,顿时阵脚大乱。中军由先轸、郤溱亲自指挥,见楚军两翼已乱,立即奋勇向前,喊杀声震天动地。晋军将士们个个奋勇争先,士气高昂,他们怀着对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