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秋时节,秋闱将至。
盛府迎来了五位贵客,其中三位是盛紘的故旧子侄,另外两位则是盛紘交好的同年同乡的子侄,他们此番赴京赶考,在这繁华的京都无亲属可依故他们的父亲托付盛竑照顾。
每次的秋闱春闱之际,京都的驿站、会馆、客栈等,价格疯涨。这不仅耗费巨大,而且环境嘈杂,不利于学子们专心读书。
盛竑和王大娘子干脆将盛府园子边上的一排屋子分给这些客人,这一排房子有单独的院子,且有单独的可以出府的门,也是极为方便的。
这样做,王大娘子也是有考量的,这些学子家里都是累世官宦,或者豪富,等以后这些学子们考上了,他家里或者他本人总得记两分盛家的人情,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的上。
八月中旬,大房李大娘子的侄子李郁来了盛府借住,他也要参加此次的秋闱。
宥阳李家世代从商,虽然积累了不少财富,但在社会地位方面始终处于较低层次。李郁他自己肩负着让整个家族改头换面、摆脱商人身份的使命。
此次科举考试对于李郁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能够金榜题名,那将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然而,即便成功考取功名,他未来在官场上的道路也绝非一帆风顺。毕竟作为一个商户之子,他既没有深厚的家族背景作为依靠,也缺乏广泛的人脉资源支持。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深入人心,商人被视为社会阶层中的末流。无论李郁多么才华出众、能力超群,这种出身带来的偏见和限制都会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所以,若想在仕途上有所建树,李郁不得不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与扶持。
而盛家无疑成为了李郁最为倚重的对象。盛家三人在朝,在朝中也有诸多关系网和影响力。倘若能得到盛家的青睐与提携,那么日后的官场生涯或许会少走许多弯路。
李郁初次见盛府众人,但礼数周全,没有大多商户身上的暴发户气息,相反,他身着一袭青衫,身姿挺拔如松,面容白皙如玉,眉眼间透着书卷气,活脱脱就是从那书香门第走出来的翩翩公子哥儿。举手投足之间尽显斯文俊秀之态,一言一行皆有礼有节。
李郁为盛家每一个人都准备了礼物,几句话将盛家每个人都照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