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堵不如疏。不如,我们学习问天阁,用夜郎报的形式把南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呈现给南楚民众。还可以收集下面有才之士的见解,让其相互辩论。理越辩越明,事越辩越清。这可以大大提高民众对南楚的认同,也可以提高民众对南楚国的参与。南楚之兴,匹夫有责。南楚不是一人之南楚,是百姓之南楚。”
此言一出,大司马沉默了。而有人立即道,
“陛下,万万不可。此番言论,无君无父。这是动摇南楚的根基。南楚是陛下的南楚,不是那些贱民的南楚。柳临渊,你出此言,到底有何居心?是不是搞乱南楚,让大宣复国?”
柳临渊跪倒在地,低下了头颅,不敢言语。
这时大司马贾仁开口道,
“陛下,柳临渊虽曾为大宣之臣,但现已为南楚之臣。此人臣愿担保,他无半点不臣之心。”
宁皇走下了皇位,扶起了柳临渊,说道,
“现如今没有大宣,只有南楚。以后无论是谁,不可如此攻击同僚。这样会寒了天下文人的心。柳院长自从来到京都,不仅创建了岳麓书院,而且还培养了很多人才。此心如日月,照亮着南楚。你出此言,伤的不仅仅是柳院长,更伤的是朕。朕虽为女子身,但心胸如大海般辽阔,只要对南楚有用之事之才,朕都敢用!”
所有人齐齐跪下,齐声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潮的事物,总有不尽如意的地方。我们南楚能改,也有时间去改。柳院长,有一句话说得好,南楚不是朕的南楚,而是天下百姓的南楚。所以朕令,柳临渊建岳麓书院社论,并任其为社长。此社论为两日一更新,发往南楚各地。大司马为副社长,负责监督检查之职责。”
柳临渊和贾仁大声道,
“遵旨!”
“但是,朕要强调一点。所论之事,需有边界。还有就是,不能诋毁南楚的烈士,如有违者,重罚。”
“陛下,圣明!”
三日之后,圣旨下往各地,
“南楚皇帝令,建岳麓书院社论,柳临渊任社长,贾仁任副社长。”
随后又介绍一些规则,并且欢迎有识之士投稿。
南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