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阻挡在祁连山外。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不可!应马上把大元帅立即调回,拱卫京都。如果战事不利,将会直逼皇城,南楚危矣!”陈清岩出列朗声道。
“皇上,万万不可,如果不派大元帅去,镇南军将抵挡不了大宣国的四十万精兵强将。那南楚国将生灵涂炭,永无宁日!”大司马急呼!
“难道要令陛下陷入危险之中?或者是大司马别有心思?”陈清岩哼了一声,满脸鄙夷的看着贾仁。
他非常不爽贾仁,作为一个兵部尚书,常常受到他的批评或者指责。
更多的是,新政的改革,使他的权利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连带着曾经对他唯命是从的将领,已不再那么听话。
这一次,南楚大危。他想重新树立形象,让失去的权利,再回到手中。
毕竟,对于战争,他还是非常懂的。大宣国与南楚常有争端,但不会太过分,最多只是掠夺一番,或者抢占一些土地。
还有就是,大宣国本就比南楚强大许多,南楚十战九输。
既然反正要输,只要输得不太难看,或者主动割让一些利益,都可以接受。
何况他们的利益都不会有什么任何损失,那些平民百姓的死亡又关他们有什么事?
“我有何心思?我为的是南楚百姓,而你们呢?只想自保,求安稳,一个个都想求和。那些无辜的百姓,那些拼死战斗的将士,又当他们是什么?皇上,臣愿亲赴战场,与所有将士共生死!”
贾仁的话,如杜娟泣血,让人无不动容。
“大司马虽有报国之心,但南楚国本就稍逊一筹。如稍有不慎,那将有灭国之危。为何不先求和,以后徐徐图之。”礼部尚书魏容站出来于是说道。
“人有报国之志,但需有自知之明。南楚国现在国泰民安,但经不起大司马的折腾。臣认为,兵部尚书陈清岩和礼部尚书魏容极其有道理。不是民间有一句俗话,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刑部尚书元时附和道。
其余一半的官员,齐齐出位,朗声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