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辽国皇帝耶律大河定下了主动出击的战略方针之后,河间城内的二十万辽国军队顿时化作一架精密的战争机器,在兵马大元帅萧武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
军营内,号角声此起彼伏,战士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铠甲的闪光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占据了河西走廊和西域一部建国的西辽,其军队的特色既保留了游牧民族能骑善射的特色,又兼容了西域诸国乃至是域外帝国科技发展,形成了一支以骑兵、步兵、火器兵为主要兵种的强大军队。
辽军的骑兵,如狂风骤雨般迅猛,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长枪,随时准备冲锋陷阵;步兵则如磐石般坚固,手持盾牌和长剑,坚守阵地,寸步不让。
而辽军的火器兵,更是其军队中的一支劲旅。
他们装备的来自域外阿拉伯帝国的铜火炮,威力巨大,射程远,精度高,是辽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
这些火炮在战场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能够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打乱敌人的阵型,为辽军的冲锋创造有利条件。
除了强大的军事装备,辽军还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军队。
在兵马大元帅萧武的精心指挥下,辽军迅速完成了战备工作。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对明军的动向进行了严密的监控,并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打探敌情。
同时,萧武还加强了对将士们的训练和激励,确保他们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战斗状态。
而河间城内辽军的备战工作,也得到了坐镇于此的辽国皇帝耶律大河的充分肯定。
最终,一支由三万精锐辽军组成的先遣队,成为辽军主动出击,打响突袭明军第一枪的胜负手。
很快,到了辽军主动出征的日子。
这一日,河间城内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满大地,仿佛也在为辽军的出征壮行。
军营内,三万辽国军队整装待发,士气高昂。
身为辽国皇帝的耶律大河亲自来到军营内勉励出征的将士,他的到来,让整个军营的氛围更加热烈而庄重。
耶律大河身披黄金战甲,头戴黄金头盔,意气风发,英武不凡。
他站在校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