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不是!女主下乡的地点也是这里,原主剧情中也是去了这个地方,还算不错。
谢过工作人员后,元柠栀开心地拿着补贴和下乡通知离开了。
原本下乡通知应该是工作人员送上门的,可这距离下乡时间没几天了,干脆直接给了元柠栀。
从知青办出来,元柠栀去银行将存折上的钱取了出来。
一共七千八百二十块二毛。
原本,存折本上是有一万块钱的。
可高中三年,原主补贴给了白楚宁近一千块钱,前段时间又被肖程骗走了三百块,加上这几年她自己的开销,就剩这么多。
这个年代,一千块钱可以买套房了,也不知道原主这个大冤种是怎么想的。
完全不多考虑,每次白楚宁说有个什么急事需要用钱,原主问也不问就掏钱,可不得养大别人的胃口?
以至于后来,白楚宁隔三差五找原主拿个十块,从来没想过要还。
其它的不提能不能收回来,有两次白楚宁向她借200和300块钱,可是打了借条的。
倒也不是原主聪明,还知道让人打张借条。
而是白楚宁也知道数额巨大,不打借条说不过去,主动提出的。
她知道元柠栀不会主动找她要钱,所以打不打借条也就无所谓了。
现下,正好方便元柠栀找她要债。
不过这事儿不急,明天能去。
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去准备下乡的物资。
眼瞅着就要入秋了,下乡的地方可是北方,会下大雪的,她必须提前准备好棉衣、棉被之类的保暖物品。
还要买些吃的和其它日用品,时间还是挺紧的。
第一次进供销社,元柠栀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东张西望。
这时候的营业员跟后世的柜姐相比……嗯……完全没有可比性。
也能理解,这时候能在供销社工作的,哪个不是家里有点关系的?
元柠栀买了些日用品,牙刷、毛巾、蛤蜊油、雪花膏、手电筒及电池、针线包等,又买了些红糖、茶叶、酒、棉布、普通的钢笔等等。
之后又买了些饼干、奶糖、水果糖,手上便拿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