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妙策,竟在箕谷巧妙地将魏国关中地区的曹真大军主力吸引而去,使得陇西地区的魏国防线如同被抽掉了脊梁,防御顿显空虚】
【而诸葛亮则亲率大军,借着祁山的天险,发起北伐攻势,矛头直指魏国的陇西腹地】
【诸葛亮的此番北征行动,堪称雷霆万钧,其背后是精妙的西线外交布局】
【加之魏蜀边境数载烽火不燃,这一动向在陇西这片羌胡汉三族交融的广袤地域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致使“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纷纷倒戈,投向诸葛亮,关中为之震动”】
【曹魏朝堂之上,面对诸葛亮北伐的汹汹来势,群臣紧急商议对策】
【一番权衡后,决定任命曹真为帅,挂帅出征,郭淮为副将,辅佐曹真】
【而七十六岁高龄、自诩饱读诗书、能言善辩的王朗,毛遂自荐担任军师一职】
【王朗听闻诸葛亮之名已久,心中暗自盘算,觉得自己有十足把握凭三寸不烂之舌将其劝降】
【于是,在与蜀军初步接触后,王朗自告奋勇,信誓旦旦地向曹真夸下海口】
【只需一席话,定能让诸葛亮心悦诚服,率蜀军投降,如此一来,我军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大获全胜】
【曹真闻言,喜出望外,当即下令出兵,与蜀军对峙于阵前】
两军对垒,战场之上军旗猎猎作响,刀枪林立,气氛剑拔弩张。
王朗身着华服,昂首挺胸站在曹军阵前,目光越过重重兵甲,望向对面的诸葛亮,高声问道。
“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诸葛亮端坐于四轮车上,羽扇轻摇,神色镇定自若,微微欠身回礼,声如洪钟般回应。
“正是!”
王朗脸上堆起一抹自认为亲和的笑容,语气中带着几分自恃的傲慢,说道。
“久闻公之大名,如雷贯耳,今日有幸相会于此。”
“公既知晓天命,亦应识时务,何苦兴此无名之师,进犯我大魏疆界呢?”
诸葛亮听闻,目光瞬间锐利如刀,义正言辞地反驳道。
“我奉天子诏令,讨伐逆贼,怎么能说是无名之师?”
王朗仰天大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