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74章、此路不通(下)(1/4)
    待官员回座,所有人表情都有些凝重。

    刘一燝捧着茶杯,却并不喝茶,指节在左右手上互动。

    黄立极不断调整鼻梁上的“叆叇”,一会摸着水晶,一会摸着束带。

    ……

    朱慈炅嘴唇有些干涩,不是犯错误小孩的慌张不安,而是时代理念鸿沟的巨大孤独。

    刚刚群臣下跪和早晨太后哭泣的影像在他的双眼中交汇迷离,如同午后的阳光洒进天工院,穿透他头上纱帽,在地面投下的摇曳光斑。

    朱慈炅用一种念经般的童声开口,打破天工院的沉默。

    “皇明火德,水火宜相济,水事当为皇明重事。朕言或有不周,但承继太祖拯民于水火之志,所效不过禹王故事,变通疏堵,以水德续天命。朕尝学‘理一分殊’,水利万物而不争之殊,可否为国计生民而遗德之理?”

    刘一燝眼前一亮,好家伙,皇帝牛逼。五德说,太祖志,理学论,你们怎么辩?小皇帝已经承认不周了。

    黄立极率先响应,“陛下圣明。水事确为重事,国计理当生民。”

    张瑞图惊讶的看着小皇帝,嘴唇蠕动,半天没开口。

    来宗道也出面捧场:“确实,水宜利而非害,这也是此次内阁联合户工二部会议的主旨。”

    孙承宗决定不计较皇帝失言了,开口道:“我看都议得差不多了,户部计算下诸策所用吧。”

    朱慈炅合上文书,扔掉炭笔,开口道:“朕还想补充几点。

    河防柳林靠潘司空遗德,整体还是不错的。但江防林据报破坏严重,内阁有没有补植计划。会典明令,沿江河州县,每春发民,给柳种。现在成摆设了吗

    朕让抄录的历代治水方略,你们都没看吗?川中大雨,沿江以下则必有汛情,诸卿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等到下面州县上报,人都死完了。还防啥?用啥防”

    朱慈炅看着一帮老头,渐渐热起来的天气总容易让人无名火起。

    “内阁有没有一套统筹规划,充分动员百姓的预警?”

    刘一燝应答,“陛下,黄河有河标营,运河有沿河41卫,淮扬汛期还有班军轮戍,沿江有里甲堤夫。我大明有世代埽工,三色汛备,防汛之重已为历代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