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将刘一燝引到了天工院的偏殿,这里才是小皇帝真正的办公室。这里也是天工院最宁静的地方,与前院有几步距离,窗户一开就是御花园。
原本这里是天启堆放木料的地方,朱慈炅改造后,这里显得比较幽静,陈设也更像传统御书房。
朱慈炅更多时候是直接在大会议室处理事情,接见朝臣,那里更适合“坐而论道”。不见外臣的时候才会回到这里,读书练字,回忆记录前世的一些知识。
刘一燝登上台阶,走进内室,皇家专用的龙诞香气就缭绕着整个宫室。崭新的蟠龙立柱撑起了整个偏殿,比不上暖阁御书房的宽阔,但自有一种小而精巧的布局。
刘一燝第一眼看到的是书房正中悬挂的匾额,“日月重光”四个字笔力有些稚嫩,但字间却有一种别样的气质。
匾额下就是坐在小御座上的重启皇帝了。
但皇帝面前却有一张不高却很长很宽的檀木书桌,这不合规制。书桌上小皇帝正对的左边摆着一台断帆的小木船,两个以牛为主题的精致木雕和几支笔架,右边是一摞厚厚的文稿。
小皇帝没有戴日常那顶特制的小金冠,光溜溜的头顶一撮胎毛束成单髻总角,系了一根红色丝带。
小皇帝的脸庞稚嫩,眉宇间很有些天启帝的样子,但不似天启的清秀,颧骨间反而有种刚硬的气质。
“老臣刘一燝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一燝见到小皇帝就是大礼参拜,没有黄立极和来宗道的随意敷衍。
“刘先生请平身入座。”
小皇帝的童音很温和好听,吐字清晰,是完全的北京官话发音,与洪武正韵有不小区别。
刘一燝看到王坤没有搬来绣墩,反而引他入坐旁边一张圈椅,有些意外。圈椅用的是上好的梨花木,坐位和靠背上都有软垫。
圈椅旁边还有一个茶几,一个小宫女端着玉盘,将景德青花茶盏放在刘一燝右手边,然后躬身退下。却是没有退出宫室,反而上了御阶,在小皇帝身后放好玉盘,坐了下来。
这个小宫女严重不守规矩。没人管吗?
“刘先生尝尝,这是朕继位后才开发的九真养生茶,南方应该还很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