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文华殿,今日的南庑房,随着一声磬响,突然涌出四、五百位各色服装的宦官。
在司礼监做完最后交接的李永贞被这阵仗吓了一跳。
这些人三三两两的离开,轻声交谈。
其中不乏一些熟面孔,这些以前“老祖宗”不离口的人擦身而过,装着不认识的样子。
李永贞自嘲的笑了笑,当夜派人出宫失败,他就知道自己有这么一天了。
不过,他更想嘲笑的人是李朝钦,魏公死后和自己斗得不可开交,结果被刘应坤捡了便宜。
先帝驾崩那夜,他可是全身心的带人投入到小皇帝手下。
自己凭资历好歹还有个神宫监掌印,他可是啥也没捞到,据说去了慈安太后身边。
呵呵,徐应元也不是吃素的,不知道在老徐手下是啥滋味。
赵本政跟在李永贞身后,他可不知道李永贞所想。不过他的靠山王体乾没倒,他也不会有事。
“李公公,我送你一程。”
或许,到了赵本政这一步已经不屑于一般的捧高踩低了,他依然彬彬有礼。
“赵公公,他们这么多人这是做什么?”李永贞不置可否,反而对司礼监一下涌出这么多人感兴趣。
“哦,这是监试。”
“监视?监视谁?”
“监试,会试的试。以后咱们内监升官,就靠这监试。”
“哦,这是陛下新政啊。新政好,新政好。”
远处,王体乾已经出来了,身后紧跟六人捧着考卷。
王体乾看了两人一眼,微微点头,没有多言,便径直向“披红堂”走去。
王体乾作为“内相”,这段时间实在忙得很。
司礼监秉笔真正做事的就剩下个赵本政,至于刘若愚,人家是东厂大珰,根本不来司礼监。
其实王体乾误会刘若愚了。
刘若愚也忙得很,东厂除了自身的改制重组,还要建立全国官员的东厂档案。
算是把吏部的工作做了。
说实话,刘若愚感觉这是小皇帝的异想天开。
这么多人,光是统计名字就是个不小的工程。
还得派人到其家乡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