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聪明。”
知道如何说话能让睿王心甘情愿的信服。
安王意有所指道:“怪不得人家都说,家有贤妻丈夫无横祸、家有贤妻夫复何求什么的。”
晏世清颔首:“娶妻当如此。”
安王:“……”
可别说的晏世清也想娶妻了。
安王连忙转移话题:“宫门开了,咱们进去吧。”
早朝快要散朝时,宫外传来消息。
卫城送来一把万民伞。
安王两眼一亮,终于到了~
他找晏不羁说希望卫城百姓能送一把万民伞时。
晏不羁还不愿意,认为这些事情都是该做的。
安王劝他这些事情应该是朝廷做的,而不是晏家自行掏钱做。
事情既然做了,那就要想办法利用到极致。
一把万民伞,从卫城千里迢迢送到京城。
一同送来的,还有江南士族的一封信,信上如实说了晏家出钱加固堤坝、出钱出粮帮助灾民加固堤坝、无息赊种粮给农户的事情。
没有华丽的辞藻赞颂,薄薄的一张纸、一把万民伞,便是最好的赞美与歌颂。
晏家父子二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惊讶。
晏启:怎么回事?
晏世清:不清楚,难道是安王?
怪不得安王说赏赐的事情先欠着,是在等这个么?
“咦,还有张字条。”
福康公公读完信准备收起来,发现信封里还有一张不大的字条。
上面用隽秀的小楷写着:【幸得钦差救卫城百姓于水火,若王爷不弃,小女子愿入京长伴王爷左右。】
隆和帝眉梢微挑,伸手接过字条,玩味的看着安王:“卫城一行,收获良多啊。”
安王傻了眼:“不是,这哪里冒出来的小女子啊?儿臣可没有沾花惹草啊!晏侍郎可以作证!”
安王偏头看见晏世清眉头微皱,心里“咯噔”一下:“晏侍郎,你可得为本王作证啊!”
晏世清尚未品出心里那丝不痛快是因何而起,看见安王焦急的神情,那点不快便消散了。
“禀陛下,在卫城时,王爷一直同下官一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