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设备改造方面,林家旭和时颜熙一起深入考察市场,挑选出最适合的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
他们与设备供应商反复沟通,定制了符合机床特殊生产需求的设备参数。
新设备进厂后,时颜熙带领技术团队日夜奋战,进行安装调试。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技术难题,比如新设备与原有生产线的兼容性问题。
时颜熙组织团队成员展开头脑风暴,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成功将新设备融入生产线,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的双提升。
工人技术培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时颜熙根据不同岗位的技能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训课程。林家旭则协助联系了行业内顶尖的专家和技术能手,邀请他们来厂为工人授课。
选拔出的技术骨干们在经过外训后,回到厂里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工人。
通过定期的技能考核和实操竞赛,激发了工人们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整个工厂掀起了一股钻研技术的热潮。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时颜熙几乎吃住在厂里。她每天穿梭于设计室、生产车间和实验室之间,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环节的进展。
遇到技术难题,她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与研究人员和技术工人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有时为了攻克一个关键技术点,她和团队成员会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反复试验,不断优化设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床的各个零部件逐渐成型。
时颜熙严格把控每一个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偏差,都会要求返工重做。
在装配阶段,她更是亲自坐镇,指导工人按照精确的流程进行组装。
每一个螺丝的拧紧力度,每一个部件的安装位置,都经过了反复的测量和确认。
经过半年夜以继日的努力,“星辰 - x90 型精密机床”终于制造成功。
当机床的指示灯亮起,各个部件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时,整个工厂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时颜熙和团队成员们相拥而泣,这半年来的汗水与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