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不绝的攻势,窦建德的夏军陷入了苦战。窦建德的十万大军被朱元璋牢牢地挡在虎牢关之外,近二十天无法前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王世充使臣的不断催促,窦建德的心情愈发焦躁。就在此时,窦建德手下的谋士凌敬提出了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建议:“大王,我们可以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来解除唐军对王世充的围困。如今我们已在虎牢关被阻挡一个月,多次交战均未能取胜,士兵士气低落,人人思归,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只要大王立即率大军北渡黄河,攻取怀州、河阳等地,再以此为跳板,翻越太行山,进入上党,进而攻破汾州、晋州,直奔蒲津。”
窦建德听着凌敬的侃侃而谈,心中的焦躁稍减,但仍有些疑惑地问道:“这样做有何好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解救王世充。围魏救赵?赵是王世充,那魏呢?莫非是唐朝的都城长安?”
凌敬自信地点了点头,解释道:“这样做的好处有三:其一,夏军必定进入无人之境,取胜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其二,此举还能开拓领土,招收兵马,使国势更加强盛。其三,关中的唐军必定受到震动,必定会选择回援,否则长安城将朝不保夕。如此一来,郑国洛阳之围自然会解除。”
窦建德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忍不住拍手赞叹道:“此计甚妙!若按此计行事,唐军主力都集中在洛阳和虎牢关,我们一旦进攻北边的河南、山西一带,便可直接威胁李渊所在的长安。而且这样我们还不用直面虎牢关和李世民。李世民虽年轻,但不得不承认此人确实是李家麒麟子,带兵打仗这方面天下能超过他的人不多。包围洛阳的同时,还能将我死死挡在虎牢关之外而不漏一点破绽,真不愧是李世民。”
看到窦建德有采纳建议的意向,王世充的使臣顿时慌了,急忙劝阻道:“夏王!万万不可!如今洛阳城被唐军围困已有月余,城中的粮草岌岌可危。若此时离去转攻其他方向,恐怕洛阳朝不保夕。如今夏王率军援助我主已是天下皆知,若北上的途中洛阳被攻破,那岂不是要背上畏敌如虎、背信弃义的恶名?到时恐怕有损夏王威名啊!”
使臣话音刚落,下方的一些将领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一个个表现得仿佛都是为了窦建德考虑,令窦建德一时之间动摇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