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自语说:
“咱不就是做了亿点错事?这俩孙子至于嘛?”
要是让朱允熥和朱雄英听到这话,估计得出来嘴给他撕了。
扶妾上位,立庶废嫡,还至于嘛?历史上谁家能这么干的?也就老朱这个奇葩独一份了。
关键在这之前,还信誓旦旦的,立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废话,自己就把脸打了!
他还委屈上了。
好啦,现在得罪朱允熥不说,朱雄英也得罪了,两孙子都不帮他,于是自己这个男人家,就只能继续自己苦逼的看折子了……
没多久,礼部尚书李原名来了。
“陛下,不知叫臣来,所为何事?”
朱元璋说:“倭国使臣不是说来京?这么多天了,怎么没动静?”
礼部尚书李原名说:“不知道啊,他们一直并没有具体说明来的时间,也没有向大明汇报实况。现在是才出发啊,还是在路上,都不知道!”
“这群海外岛民,就是没规矩,罢了,你礼部多关注点。这次倭国派使臣来,大概率不是什么好事。”
李原名点头,说:
“陛下,依臣看,倭国怕是有狼子野心。起码,有对大明不臣之心啊!”
这点朱元璋当然明白,毕竟元朝时期,倭国就和元廷发生了不少摩擦,导致双方关系恶劣。
而到了明朝建国,朱元璋要各国来朝,起码周围二十几个国家都乖乖来了。
唯独倭国没有来。
于是,洪武二年、三年,朱元璋都派使臣去倭国。
结果都以闹僵收场,那时候倭国也是南北混乱,各自为政,就因为朱元璋的强势,居然反而让倭国内部团结了一些。
后面,也基本上是对大明敌视,好几次差点直接爆发冲突。
尤其是倭寇问题,倭寇是倭国的一些武士浪人之类的,渐渐成了气候,跑到大明沿海各地勾结海盗、土匪,为非作歹。
但这些倭寇说是和倭国朝廷无关,实际上背后千丝万缕的关系非常复杂。
否则当初也不会和胡惟庸勾结,毕竟一群贼寇再厉害,能和大明宰相勾结?
所以,背后必然是倭国朝廷的支持,说是倭寇和胡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