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
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在夜空中缓缓消散,掌声如潮,却又在无形中渐渐归于寂静。
鸟巢体育馆中央的场地突然暗了下来,只留下一束柔和的光,洒在中心。
下一瞬,地面缓缓打开,一幅巨大的卷轴从地面升起,宛如时光之门缓缓开启。
只见画卷上,细腻的线条勾勒出《游春图》中的烟柳画桥,轻舟荡漾;
接着,《清明上河图》跃然眼前,市井百态,人声鼎沸,宛若古城再现;
随后是《大驾卤簿图》,千乘万骑,旌旗蔽日,帝王出巡的威仪扑面而来;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灯火璀璨,人潮如织,喜乐繁华几乎要从画卷中溢出;
最后,《乾隆八旬万寿图卷》缓缓展开,祥瑞缭绕,万民同庆,气象万千。
巨幅卷轴缓缓流转,舞台如同一条流动的时光长河,沉稳又华丽。
伴随着悠扬的琴音,一群身着素衣的舞者轻盈登场。
他们挥洒着手中巨大的毛笔,墨色在巨幅画布上蔓延开来,勾勒出潇洒的线条,水墨淋漓。
每一笔挥洒,都仿佛在与千年时光对话,观众席上一片屏息。
忽然,舞台中央出现了庞大的活字印刷装置。
雕刻精美的木块缓缓升起,每一块字模仿佛都有着千年的重量。
光影打在上面,清晰地映出“文以载道,字以传心”的气息。
与此同时,一位身着水袖长衫的昆曲演员缓步而来。
清亮婉转的昆腔在鸟巢上空回响,他吟唱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那一声声婉转绵长,穿透了夜色,也穿透了时光。
画面缓缓变化,千名身着水手服的舞蹈演员手持长桨,排成浩荡的队伍。
桨影翻飞,波光粼粼,仿佛大海被重新搬到了鸟巢中央。
在他们的动作中,一艘艘象征着郑和下西洋的巨舰缓缓驶出。
浩瀚航海的恢弘气象,宛如踏浪而来的壮阔梦境,诉说着华夏与世界沟通的壮丽篇章。
而后,场馆四周忽然响起阵阵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