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孩子,我愿捐赠500万美元,愿这份微光,点燃希望。”
推文发布不到十分钟,便在全球社交平台引发海啸般的反响。
各国富豪、名人、企业家纷纷响应,留言、转发、附捐声明接连不断。
但巨额捐款,绝不能只靠一时的热情,它需要组织、需要专业团队、需要长期规划。
……
当天夜里,苏灿刚刚洗完澡,窗外曼哈顿的灯火璀璨。
他坐在落地窗前,披着睡袍,手机忽然响起。
屏幕上,是“弗兰克教授”的来电。
他接起电话,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苏,我知道你刚刚结束比赛,也许正在休息,但这件事,我必须亲自和你说出……目前迫切需要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并且这个基金会由你带头……”
苏灿靠着窗台,望着下方车水马龙,声音有些犹豫:“教授,我是个歌手,我所能做的,也许到这里已经够了。”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
接着,弗兰克的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苏,你不是一个歌手,你是一种象征。”
“你用一首歌,唤醒全球善意,你没有演讲,也没有号召,只是唱——但人们为你落泪,不是因为旋律,而是因为你唱出了他们藏在心底的信念。”
苏灿低声道:“我怕我承担不起……组织慈善、协调资源,这不是我熟悉的领域。”
弗兰克轻轻一笑,语调缓了下来:“在过去三天里,至少有五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慈善家联系我,原因只有一个——《we are the world》”
“他们需要一个方向,而这个方向,必须由你亲自引领,否则,善意会随着热度冷却,变成一阵风。”
苏灿沉默了。
街头传来急救车的警笛声,红蓝光交替在他眼中闪烁。
他忽然想起那张照片上匍匐在地的非洲男孩,想起那群在破布帐篷里合唱的孩子们……
他闭上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我答应你。”
“我会担任这个基金会的会长。”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笑,那是带着欣慰、激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