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紧张而混乱的时刻,张涵身处的b47号封控区,就像是被时间遗忘的角落,被标记在了这场大规模转移行动的边缘。
编号b47,这个数字在这片区域的划分体系里,象征着他与a区的距离,数字越小,距离越近,紧迫感也就越强。
300多个封控区,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被同时激活,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人员转移。
张涵的位置,与b区那道警戒防线的直线距离,不过五公里,这个距离在地图上不过是短短的一划,但在现实中,却是生与死的分界线。
他几乎能感受到核心地带的心跳,那是一种紧张而急促的节奏,仿佛在催促着他加快步伐。
然而,通往c区的路,却像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马拉松赛道,十七公里的路程,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这条路,不仅是距离的考验,更是意志的试炼。
人群的骚乱,如同被惊扰的蜂群,秩序在一瞬间崩溃,原本有序的转移变成了无序的逃亡。
张涵在人流中,就像一片孤叶,被汹涌的人潮推着向前,他必须紧紧护住腰间的那把手枪。
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失去它,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后的防线。
装甲车和军车,不停从人群两旁呼啸而过,它们的存在,不仅是力量的象征,也是对后方战斗激烈程度的无声宣告。
武装直升机在天空中呼啸,它们的轰鸣声,是这场混乱交响乐中的最强音,提醒着每一个人,战斗从未远离,安全从未到来。
在这片混乱的人流中,几个来自距离a区较近封控区的民众,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不解,声音在喧嚣中显得格外刺耳:“部队都撤离了,为何我们才走?”
“我们亲眼看到一整支部队如丧家之犬般从a区灰头土脸地撤了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张涵听着这些声音,他的心中也涌起了一股不安。
部队的撤离,民众的延迟转移,后方不断传来的爆炸声和枪声,再加上刚刚飞过的战斗机和城市内刺眼的火光。
执勤军警那冷漠如霜的神情,这一切的一切都透露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然而,骚乱并没有持续太久。当军警的枪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