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周到,听着王妈给儿媳一一交代,自己也没忘了细数回门礼。

    生怕考虑不周,丢了沈家的面子。

    还怕回门礼过重,招了外头人的眼。

    这些东西,也是她挑挑拣拣,考虑出最合适的,都是些进肚子的吃食,吃了也就留不下什么。

    虞晚刚到京市的时候,是过过为一两把菜就挣破头的日子,东南西北的菜市场也去了不少。

    回门礼,放在现代只需一个超市就可以全部提供。

    放在1974年,这种程度的回门礼足够让人震撼。

    同在一个京市,刘家和乔家是有阶梯的,沈家和乔家却是有阶级差的。

    准备好回门礼,沈明礼就准备带虞晚回城北报社家属院。

    还没走出门,又听他妈说。

    “还忘了一件事。”

    “记得把装鱼的桶带回来,水桶是后勤补给的。”

    从军属大院回报社家属院,还跟结婚一样坐的是货车。

    “怎么又坐这个车?”

    虞晚提着裙摆,左右都觉得不好上车,站在上头,她没有什么雄赳赳气昂昂的派头,不围着纱巾挡一挡,多半要被吹成疯婆子。

    “吉普车闷热,坐货车凉快,带的东西也放得下。”

    沈明礼嘴上说得头头是道,最主要还是他爸不让他乱开军用吉普,说影响不好。

    可他总不能蹬着自行车,车龙头挂满鸡鸭水桶,就这么载着虞晚回去吧?

    他是有力气载一堆东西,虞晚怕是会丢下他搭公交车,让他踩着自行车,热得一身汗在后头追。

    到了后,估计还要笑他身上有汗臭味。

    “哎呀,下回你骑自行车吧,我搭公交车。”

    树下躲阴凉的虞晚,用香芋紫的宽幅纱巾包着头发,两个纱巾对角拉到下巴处系了个蝴蝶结,做好防晒防风措施,还不忘娇声催促往车上搬东西的沈明礼。

    “快出发吧,一会儿太阳大了,晒人。”

    帮着搬东西的勤务兵是新来的,没见过沈政委家的儿媳妇,没忍住偷瞟了眼树下人影,只一眼,人就给惊住了。

    惊过一瞬,赶忙转过眼睛。

    不过也就偷瞧的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