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执笔者 > 第103章 共王的守成(1/3)
    晨晖初破,洒落在镐京城的王宫之上,金芒与宫墙的朱红交相辉映,似在诉说着这座古老城池的威严与庄重。我,这历史的隐形执笔者,隐匿于朝堂的一隅,见证着周共王时期的风云变幻。

    殿堂之内,气氛凝重而又秩序井然。周共王姬繄扈端坐在王座之上,冕旒之下的面容透着沉稳与内敛。那冕旒上的玉串,颗颗温润,似在无声地彰显着周天子的尊贵。大臣们分班而立,衣袂在静谧中微微拂动,仿佛是一片等待风起的树林,寂静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天王,今四海初宁,诸侯虽多有臣服,然亦不可不防其生变。”太宰率先出列,躬身进言,“往昔先王威德并施,诸侯咸服,今我朝当续其策,以保境安民为要。”太宰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殿堂中回荡,犹如敲响的古钟,振聋发聩。

    共王微微颔首,沉声道:“太宰之言,孤亦有思。今之局势,恰似舟行于水,需平稳方能致远。孤观诸侯,其心各异,若强为征伐,恐生乱事,不若以怀柔之策,结其心,固其盟。”共王的眼神深邃,仿若能看穿这朝堂之外的诸侯百态,话语间尽显深思熟虑后的沉稳。

    “天王圣明。”众大臣齐声拜伏,衣袍拂地之声,似是对共王决策的附和与敬意。

    此时,太史令上前一步,手持竹简,朗声道:“天王,去岁天象祥和,唯岁星稍黯,或示农事当勤,仓廪宜实。且闻西方犬戎之地,亦有新君继位,其性未明,我朝宜遣使通好,探其虚实。”太史令目光专注于竹简之上,似是那上面的文字能为周朝的命运指点迷津。

    共王目光闪动,问道:“犬戎之俗,与我华夏迥异,遣使之事,何人可当此任?”共王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王座的扶手,节奏缓慢而有韵律,似在思考着这关乎外交的重大抉择。

    少师站出,回道:“臣举荐大夫伯禽,其能言善辩,且熟知礼仪,可往犬戎,宣我天王威德,结两国之好。”少师的眼神坚定,对自己的举荐充满信心。

    共王略作思忖,即道:“准奏。令伯禽择日启程,务要周全行事。”共王的话语一出,便如定海神针,为这出使之事定下了基调。

    商议罢外事,转论及国内。司徒出列奏道:“天王,今国内田亩有序,然水患仍扰部分郡县。泾水之畔,去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