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天宝年间那位将军告老还乡,寿终正寝,朝廷赐了谥号,子孙虽不再出仕做官,也都得了金玉良田,安居乐业。其他几位情形大致相似,或战功卓著屡获封赏,或兢兢业业安守边疆,除了三位将军在边疆战事中殉国外,其余大都安享晚年。以平日里大家都对他们的印象,是万万不会想到他们会跟反贼私通的。
至于那些都尉郎将之流的事迹,倒有许多可疑之处。除了五人在边疆战事中屡立战功,获得了朝廷拔擢,有三位老死军中,有两人目前在讨伐安禄山的前线,也是骁勇善战,不见异端。其余一百余人,全部横死。”
“全部横死?那可是一百余名都尉郎将?难道当时没有引起朝中人的猜疑么?”
“死是横死,却也不是在一朝一夕。比对从乌鸦巢穴缴获来的文书和大理寺、兵部、刑部所有收录的卷宗来看,从开元初年到开元中期,大约经历十几年的时间,这些人小一半因为触犯军法而被处死,一部分人在戍边时或战死或失踪,另有二十余名死于伤害风疾,还有十余名更为蹊跷,也更明显,只记录了性命籍贯生卒年月日,以及家中三族的姓名关系,其人升平全无只字。这样的卷宗竟出现在兵部,现任的兵部同僚看了,无不瞠目结舌,胆战心惊。
一些涉案的文官,人数少很多,然而大多都是横死,或是疾病致死,或是调任途中遭遇劫匪。只有一位姓张的中书舍人自告奋勇,在对吐蕃的一场战事中,监军有功,后告老还乡,得以安度晚年。”
“哦?这么说来,这些与乌鸦有所牵连的人,在开元中期就已经被妥善处置过了。”在提到“妥善处置”四个字时,郭暧口气里带着一些惊喜和敬佩的意味,口气尤为重些。
不等鲜于燕再说什么,郭暧紧接着又问:“那是不是到了天宝年间,乌鸦集团的活动有所收敛,与之牵连的官员就很少了?”
“没错儿,开元后期乃至天宝年间,乌鸦的行动急剧减少,似乎蛰伏冬眠了一般。几十年间,文献中反应出来,与之有所勾连的文武官员总共不超过三十人,而且大多官职微末。不过几天来,你一直昏睡在床,这事儿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并不难猜到,你想啊,则天女皇一朝大肆屠戮李氏宗族,更任用酷吏,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