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十八世纪的伟大发明蒸汽机。张平深知,这蒸汽机一旦研制成功并且能够投入使用,那将会给我们建造运转城市的计划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会让整个城市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开启一个全新的发展篇章。所以,他才会如此沉浸其中,一心扑在这意义非凡的研制开发工作上,哪怕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此刻也都无法吸引他分毫了。
在这看似平静的日子里,实则正孕育着一场足以改变未来走向的变革,而张平就是那个在幕后默默耕耘、努力推动变革发生的关键人物,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悄然进行着,只待时机成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在那个古朴而又略显落后的时代,张平怀揣着满腔的壮志与旁人难以企及的智慧,悄然开启了一段注定不凡的征程。他深知,若想在这时代掀起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就必须依靠那些超越当下认知的先进技术,而发电机,便是他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张平凭借着自己娴熟的物理知识,犹如一位胸有成竹的大师,开始着手绘制发电机的各个零部件图纸。那可不是简单的勾勒,每一条线、每一个标注,都凝聚着他对物理原理深刻的理解与精准的把握。他坐在书桌前,桌上堆满了各类简陋的工具,昏黄的灯光映照着他专注的面庞,手中的笔在粗糙的纸张上来回游走,仿佛被赋予了魔力一般。
从发电机的转子到定子,从线圈绕组到磁极铁芯,每一个零部件的形状、尺寸、材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的精妙之处,都在他的脑海中清晰呈现,继而跃然纸上。他熟知电磁感应原理,明白怎样通过合理设计转子的转速、线圈的匝数以及磁极的强度,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能的产生效率。那些复杂的磁场线分布、电流走向,在旁人看来如天书般难懂,可对于张平来说,却如同自己手心的纹路一样熟悉。
就拿转子来说,他仔细考量着要采用何种形状才能让其在转动过程中更稳定且受力均匀,既能保证高速旋转又不会出现失衡的状况。经过反复推算和多次修改图纸,他最终确定了一种独特的转子结构,其精妙之处在于利用了空气动力学和力学的巧妙结合,使得转子在磁场中转动时所受的阻力最小,从而可以更高效地切割磁感线,产生源源不断的电能。
定子的设计同样费尽心思,线圈的缠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