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特高压独步全球 > 第34章 水点亮灯(1/3)
    知青返城风席卷祖国大地,新疆农场这里同样无法置身事外。

    无论是在劳作的田野上,下工后的场部,供销社,还是在自家炕头,这些知青谈论最多的就是返城问题。

    听说可以回家,很多人流下热泪,迫不及待,虽然他们在这里流下了汗水,度过了青春,用满腔热血建设祖国边陲,留下太多太多令人感动的足迹。

    但是听说能回家,能回上海,很多人还是激动莫名,充满热情。

    每天场部围满了人,都是排队等着开证明准备回去的,回上海不是每个人都能回去,有硬性指标。

    首先夫妻双方必须都是上海过来的知青,如果有一个人是本地人,那就不具备回去的条件,都是知青还不算完,还得上海家里托好关系,有大队、街道肯接收,这里同意放人。

    这样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手续才能回乡。

    复杂艰难程度超乎想象,很多家庭都是普通家庭,再加上当时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作本就不多,一下子解决两人的工作,更是异常困难。

    有迫不及待地直接离婚,丢下孩子抛家舍业地回上海,由此造成的家长里短,争吵打架,每天都在上演。

    但同样也有人眼看回家之路这么艰难,家里解决不了工作,而且也在这里生活习惯了,就选择继续留在这里建设祖国边陲。

    整个农场闹得热火朝天时,宋向上家里也不太平,宋向上放学后能明显看到母亲迪丽扎尔回家早了,不管干活多累,都做上香喷喷的饭菜等着老爸回家。

    有时候老爸在场部喝酒不回来,迪丽扎尔都不放心,非让宋向上载着她去场部给宋建国送饭,说怕宋建国吃不好饭,老喝酒非喝坏胃不可。

    宋向上上初三,已经不是小孩子,早就看出母亲心思,说实话他也挺担心,生怕爸爸妈妈像刘艺涵父母那样。

    这种结果是他不能接受的,于是他和母亲一起做饭,一起给父亲送饭。

    所幸一切没有异样,只是父亲宋建国的酒量变大,每次别人聊起哪个知青回乡的事,他都变得无比沉默,只以烈酒应对。

    宋向上看着父亲的眼,总觉得父亲有心事,他隐隐有猜测,但不想说,而且宋向上相信父亲是个负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