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人物:
1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的霸主,志在巩固统治,开创万世基业。
2 李斯:秦朝丞相,为秦始皇出谋划策,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3 蒙恬:秦朝名将,负责抵御北方匈奴,守卫边疆。
4 赵高:宦官,心怀叵测,觊觎权力。
咸阳宫张灯结彩,旗帜飘扬,一片欢腾之景。秦始皇嬴政身着黑色龙袍,头戴冕旒,高坐于大殿之上,接受着百官的朝拜与欢呼。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坚毅而威严的面庞,此刻的他,心中满是壮志豪情,历经多年征战,六国终成秦土,天下一统于秦。
庆典的喧嚣渐歇,嬴政独处殿中,开始深入思考这庞大帝国的治理之策。往昔分封之弊历历在目,诸侯纷争、战乱不休,致使生灵涂炭、社稷倾颓。为免重蹈覆辙,他决意推行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任免官员,使权力集于朝廷,如臂使指,方能保大秦长治久安。
“传李斯。”嬴政沉声道。
李斯匆匆入殿,行礼后立于一旁,眼神中透着睿智与忠诚。
“朕欲行郡县之制,爱卿以为如何?”嬴政目光炯炯地问道。
李斯微微一怔,旋即面露钦佩之色,拱手道:“陛下圣明!郡县制可破分封割据之局,令上下一体,政令畅通,此乃安邦定国之良策也。”
嬴政微微点头,又道:“度量衡、文字亦需统一,如此方可促经济之繁荣、文化之交融,使黔首归心,咸知秦法秦制。”
“陛下所虑甚远,臣当竭力督办此事,制定标准,颁行天下。”李斯应道。
随后,秦始皇颁下诏书,令工匠铸造标准量器与衡器,分发各地,严令统一度量之标准,凡贸易往来、工程营造等皆依此施行,违者严惩不贷。同时,召集文人学士,以秦篆为基础,规范文字,编纂字书,责令各地学宫、书馆教授统一文字,务求书同文,使政令传达、文化传承无有阻碍。
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却并非一帆风顺。旧贵族们对郡县制深感不满,他们失去了往昔的封地与特权,自是心怀怨愤,暗中勾结,妄图恢复分封旧制,流言蜚语在一些郡县悄然兴起,蛊惑着不明就里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