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始皇荡平六国 > 第76章 秦定齐地 华夏大一统的终章(2/3)
时间,琅邪沿海千帆竞发,盐场白晶如雪,商贸再度繁荣,为大秦国库添了不少进项。

    在推行秦制的过程中,却并非一帆风顺。齐地旧俗与秦法时有冲突,尤其在祭祀、家族宗法方面。齐人尊崇祖先,祭祀仪式繁复,家族聚居,宗法势力盘根错节;秦法追求统一、高效,强调个体对国家的直接责任,对旧有宗族纽带有所冲击。有一回,齐郡乡下一族人因祭祀祖庙,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引得当地秦吏干涉,险些酿成冲突。李通得知后,亲赴该地,召集族中长辈与秦吏对谈,寻得折中之法:既保留齐人祭祀根本,又依秦法规范流程、限制规模,化解了矛盾。

    而文化上的融合,更是一场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变革。齐国素有稷下学宫的学术传统,文人墨客、能工巧匠云集,百家思想源远流长。秦虽以法家治国,但嬴政深知文化一统的重要性。他诏令各地搜集典籍,运往咸阳妥善保存,齐地丰富的藏书自然是重中之重。同时,选派秦地博士赴齐讲学,传播秦篆、秦律等知识,也鼓励齐地士子入秦为官,参与国家建设。

    一位名叫淳于越的齐地老儒,起初对秦法严苛、文化专制极为不满,闭门不出,拒绝与秦吏合作。后来,他偶然听闻秦地博士讲述天文历法改良之妙处,又见子弟学习秦篆后开阔了眼界、有了新作为,心中渐渐松动。一次,郡里举办文会,淳于越受邀出席,会上与秦地文人交流切磋,他惊讶地发现彼此虽理念有别,却同样对知识充满热忱,对家国满怀期许。此后,他主动开门授课,将齐学与秦学融会贯通,培养出不少兼通两地文化的青年才俊。

    随着时间推移,齐地与秦地的隔阂逐渐消弭。道路修缮拓宽,驿站星罗棋布,政令畅达;水利工程大兴,农田灌溉无忧,粮食丰收;孩童们诵读着统一的秦篆课本,朗朗书声回荡在街巷;青壮年投身军旅或徭役,为大秦边疆与工程出力,建功立业者不在少数。齐郡和琅邪郡,不再是旧齐的残痕,而是新生大秦帝国生机勃勃的有机组成部分。

    秦王嬴政站在咸阳宫阙之巅,俯瞰着这片广袤无垠、四海归一的江山,心中满是壮志豪情。他以非凡的谋略、果敢的决断,终结了华夏数百年的分裂战乱,让大一统的曙光穿透历史迷雾,普照大地。齐地的变革,只是这宏大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