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后,开始小声议论起来。这时,一位年轻的后生站出来说:“大人,就算是试种,俺们也担心没有足够的人手和时间去照料。这农忙时节,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
林悠然心中一动,她意识到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于是,她想到了“参与式决策理论”中的一个方法,让村民们自己组织起来,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试种任务。
“乡亲们,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互助小组,大家按照自愿的原则,互相帮忙照料试种的田地。这样既能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又能增进大家之间的感情。而且,朝廷也会派一些有经验的农技人员来指导大家,确保试种的成功。”林悠然详细地解释着自己的想法。
村民们听了,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纷纷表示愿意尝试。在林悠然的组织下,清平村很快成立了几个互助小组,选定了试种的田地,并制定了详细的种植计划。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悠然每天都和村民们一起在田间劳作,亲自示范新的种植方法,解答他们的疑问。她还利用自己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村民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担忧,不断调整政策的细节,让村民们感受到朝廷的关心和诚意。
一天,林悠然正在田间指导村民们施肥,突然听到一阵争吵声。原来是两个村民因为浇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
“你怎么回事?这水都浇到我家地里了!”一个村民生气地说道。
“我又不是故意的,这地本来就不好分清楚。”另一个村民也不甘示弱。
林悠然连忙走过去,说道:“大家别吵了,都是为了庄稼好。这事儿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一起商量一个合理的浇水方案,既能保证每块地都浇到水,又不会浪费水资源。”
在林悠然的调解下,两个村民冷静下来,最终达成了一致。这件事情让林悠然深刻地认识到,在农村推行政策,不仅要考虑技术和经济因素,还要关注村民们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试种的庄稼逐渐茁壮成长,村民们看到了新政策的希望,对林悠然也越来越信任。然而,就在林悠然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晚上,林悠然正在村里的临时住处整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