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过来后,赵天宇就让陆谦放下手头的事,先去招人做工。
招人其实不难,因为他们的市本身就是靠着服装制造走国内交易的,这段时间在服装厂下岗的人特别多,所以只要条件给够,会有不少人愿意继续回来做工。
在大多数人眼里,跑货虽然赚钱,但到底还是没有保障。
在厂子里多少有点安全感。
老一辈人的思想就是如此,也算赵天宇重生到这个当代的主流意志。
不过当前还在改革末尾,说什么铁饭碗跟金饭碗的风气,现在到已强弩之末。
只要下年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开端,那这些饭碗全都会被砸个遍。
但今年肯定还没法砸。
在把厂子坐落的这段时间里,刘乾才把手里的货已经铺了大半个市区。
“不得不说,这个货动作是真的快……”
赵天宇啧啧道,“这个跑货能力一下就能覆盖这么广的范围,我原本他也会选择跟咱一样用货郎的散销。”
货郎,就是至少让三分利给那些零售。
跑的越远让利越多。
靠着这条路子,赵天宇只要安心做“批发”,手底下跑货的人足足有上千!
因为现在没工作的成人,没事干的年轻人,实在太多了。
“没办法,”陆谦哀叹一声,“刘老板那边是有大货车的,而且也有固定的乡下零售店,无非就是费点心,招点人下乡收粮。”
谢鹏飞晦气的摆摆手,“这有啥!就算他有货车还能比得上咱小老板的人气魅力?”
赵天宇白了他一眼,然后问着陆谦,“咱这边还有多久才能投入生产?”
陆谦拿着记事簿看了眼,“明天招工,招工完了就可以。”
赵天宇想了想,就提出个要求。
就是三家厂子,三班倒的加大产量,至少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刘乾才那边一半的出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