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唐凌烟志 > 第64章 高祖李渊的教育兴国之路(2/10)
长骑射的战士)超过一百多万。太宗因初创基业,曾借助突厥的兵马,前后馈赠的财物不可胜数。然而,突厥却因此恃功而骄横,每当派遣使者来到长安,常常行为蛮横,但高祖李渊也总是宽容对待他们。这一情节在众多有关唐朝的书籍或影视剧中都有体现。

    始毕可汗的一生都在发动战争和政治斗争,他的行动不仅塑造了突厥汗国的命运,也对唐朝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突厥使臣骨咄禄特勒在长安城吃喝玩乐好不潇洒,挥霍了几日后,得了唐朝的丰厚利好之后,高兴而归。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确保法律的统一和适用,唐高祖李渊命令裴寂和刘文静等人着手修订法律条文,完善法律体系,并要求他们实行教育改革,广揽人才,培育国家发展的下一代。

    裴寂和刘文静等人立即着手实施,一点都没敢耽搁。他们以隋朝的《开皇律》为蓝本,结合唐朝的实际情况,开始了唐代法律体系的构建工作。这一时期修订的法律主要包括《武德律》等法律条文。

    《武德律》共12篇500条,是唐代的首部法典。它继承了隋朝《开皇律》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同时根据唐朝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整。律文部分主要包括刑事、民事、诉讼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法律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武德律》不仅是一部法律文本,也是唐朝法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展现了唐朝在法制建设上的成就。

    在裴寂和刘文静的主持下,唐初又设立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国子学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初设时学额为300人,配备教师24人。

    国子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旨在培养贵族子弟,官品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方能入学。国子学的创立是为了满足士族阶级享受教育特权的愿望,标志着中央官学多样化、等级化更明显。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与庶族地主对立在教育上的反映。国子学不仅承担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也是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

    从西晋到南北朝,再到隋唐,国子学的名称和制度有所变化,如在北齐更名为国子寺,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宋代国子监既是最高学府也是教育管理机构,明清时期仅设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