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退军而去。
唐军李家兄弟和瓦岗军李密都是心里门儿清的主儿,彼此有几斤几两,那是摸得透透的!这两支队伍,真要是当着洛阳城中隋军的面大打起来呀,十有八九是两败俱伤,隋军估计心里都乐开花了。
唐军这边,肩负着建立大业、安定天下的重任;瓦岗军那边,也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都想在这乱世中分得一杯羹。在这种情况下,谁会傻乎乎地跟对方拼个你死我活呀?那不得把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家底儿都给搭进去?
此时的洛阳城,在各方势力眼中可是风水宝地,战略意义重大!好比是一块超级大的肥肉,谁都想咬上一口。唐军想着把洛阳城纳入囊中,就能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根基;瓦岗军也对洛阳城垂涎三尺,若得占了洛阳,就能在天下局势中更有底气。
但是,这两支队伍心里都打着小算盘,他们心里都在嘀咕:“若是是跟对方死磕,能不能打赢先不说,就算赢了,自己也将有损失,要是打完架自己元气大伤,是否还有力量攻取洛阳城,那还要另说。”
两军将领权衡利弊,都知道要是真刀真枪地干起来,就好比鹤蚌相争、两虎相斗,最后只能让洛阳城里的隋军捡了个大便宜,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这两支队伍在洛阳城外就这么僵着,谁也不愿意先迈出那莽撞的一步,把自己的运势在关键时刻给断送了。
在唐军和瓦岗军的较量中,洛阳城中的部分隋朝官员,他们内心深处倾向于投靠唐军,毕竟唐王李渊在当前局势中已站稳脚跟,而且还是皇亲国戚,要比李密的身份正统,且势力要强于李密,因此他们暗地派人给唐军送来密信,愿意成为内应,助唐军夺取洛阳。
赵公李世民深思之后,和大哥李建成说道:“我们刚刚建立起根基,还需要时间去巩固,洛阳虽为东都,地理位置重要,但此时去争夺,必然会分兵,如此一来,关中地区的防守就会空虚,敌人很可能会趁虚而入。而且,我们此次就是夺得东都,依李密的性格,必然不会放弃,定会继续攻打我们,到时是否能守住洛阳城还是未知之数”。
李建成听得李世民的建议,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最终听取了李世民的建议,果断地拒绝了城中提出做内应的请求。
又过了几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