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隋唐时期金州安康(今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人。出仕隋朝冠军府司兵,唐朝建立后,历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凉州总管、同州刺史等职。在李唐统一战争中,李袭誉参与了平定南方割据势力,为唐朝的稳定和统一作出了贡献。他还大兴水利,引来雷陂的水,建造起句城塘,能灌溉七八百亩良田,使得扬州粮食大丰收。
李袭誉被后人视为有智慧、有谋略的人,他的事迹和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他性格严肃庄重,为官端正清廉,喜爱读书,手不释卷。他日常生活非常节俭,厚待宗亲,所得俸禄按宗亲的人口分发,剩下的钱就请人抄书和购买纸笔写治学心得
李袭誉对子孙的教育非常重视,他留下的家训《戒子》强调了勤劳、节俭和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子孙应该通过耕种、养蚕和读书来自立于社会,而不是依赖他人的施舍。李袭誉的一生是对国家忠诚和奉献的典范,他的故事和精神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也是当今我们后人自思自省的典范,李袭誉的精神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更应该作为一种精神传承,一直延续下去。
总之,此时唐王李渊加强了对巴蜀地区的兵力部署,为刚在长安站住脚的李渊来说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和人力物力,对日后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天下起到了重大作用。归唐后的巴蜀地区成为李唐平定南方的基地,唐军凭借巴蜀的丰富资源在后来迅速平定萧铣割据势力和攻取江南地区起到了关键作用。巴蜀归附揭开了唐朝大规模经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序幕,对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巴蜀地区充足的粮食储备帮助李唐度过了开国时期的粮食紧缺难关,并成为陇右、河西地区军费的重要来源,不仅是唐王李渊平定南方和经营西南地区的军事和政治基地,而且对唐朝的统一大业和西南边疆的稳定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后文将详细进行讲述。
就在历史的脚步将要迈过公元617年这个多灾多难之年时,李渊又接到探马来报,称农民起义军张善安率众袭击并成功攻陷庐江郡。
庐江郡的主要部分大致对应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以及周边的铜陵市、池州市等地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失,关于隋朝庐江郡下辖的具体郡县信息难以确切考证。但根据历史资料,可以确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