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水道,古商会在渠底埋了腐草种,春汛一到,霉毒便会随水流毒害万亩良田。”
月无痕忽然掀开仓顶明瓦,一束光漏入粮山缝隙。霉斑在光柱下蜷缩褪色,竟露出几株嫩绿的燕麦苗!林小满轻抚麦叶,露珠滚落银碟,凝成“辰时三刻”四字。
“腐草最惧新生。”她将银碟递给沈明轩,“有人要在明日辰时引渠毁田。”
当夜,沈家学徒扮作灯匠走街串巷。花灯里藏着晒干的蒲公英籽,百姓依言将灯放入河渠。种子遇水萌发,根须缠住腐草,翌日朝阳初升时,河面竟漂起绵延十里的绒白花海。
林小满立在石桥拱顶,看蒲公英的绒伞裹住古商会私仓的檐角。她射出一支芦苇箭,箭尾的艾草包凌空炸开,混着晨雾凝成青雨——
“这道‘洗尘露’,润润诸位的枯心。”
3 千灶烹香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的燕都飘起炊烟。谢夫人包下天香楼,在庭中架起九口青瓷瓮,瓮中炖着四海奇珍:岭南的荔枝蜜、西域的胡麻油、江南的藕粉圆……
“此宴名‘天纲’。”她广袖轻扬,瓮中热雾腾如祥云,“林姑娘若破得了,古商会自断商路;若破不了……”雀羽扇指向城南,“我要沈家那尊神农鼎。”
林小满摘下发间竹簪,在青石板上画出九宫格。她从百家讨来灶灰,混着初雪捏出七十二只陶灶,每只灶眼填入不同的香药——橘皮、茴香、松针、薄荷……
“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万灶烹天纲。”她引燃灶群,药香冲散瓮中浊气,热雾里竟浮现各州风物:漠北牧民熬着奶羹,南疆少女采着新茶,东海渔娘晒着虾脯……每一幕都裹着炊香,汇成溪流注入谢夫人的金瓮!
“障眼法!”谢夫人掀翻瓷瓮,热汤泼向人群。沈明轩甩出盐袋,雪盐遇汤凝成雾障,林小满趁机将蜂蜜抹在雾面——
蜜痕流淌成《齐民要术》残章,水雾在日光下映出箴言:“民以食为天,无民则天纲倾!”
围观百姓忽然欢笑,他们掏出怀中的年糕、腊肠抛向空中。食物雨落进古商会的粮车,车辕在香雨中发芽抽枝,转眼化作缀满金桔的树。
“谢夫人可知,金桔最喜铜臭?”林小满轻点枝头,沉甸甸的果实坠地裂开,内里